
灰和渣混合加工磨細達到2級灰標準算2級灰嗎 | ||||
提問日期: 2011-12-17 01:54 | ||||
|
答案(4)
,爐渣 slag 又稱溶渣。火法冶金過程中生成的浮在金屬等液態物質表面的熔體,其組成以氧化物(二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鈣,氧化鎂)為主,還常含有硫化物并夾帶少量金屬。 爐渣的組分靠加入適量的熔劑(石灰、石英石、螢石等)進行調整。在冶煉過程中通過對爐渣組分和性質的控制,能使脈石和氧化雜質的產物與熔融金屬或硫順利分離,脫除金屬中的害雜質,吸收液態金屬中的非金屬夾雜物不直接受爐氣污染,富集有用的金屬氧化物;在電爐冶煉中還是電阻發熱體。爐渣在保證冶煉操作順利進行、冶煉產品質量、金屬回收率等各方面起著決定性作用,例如煉鋼作業中有“煉好渣,才能煉好鋼”的說法。 根據冶金過程的不同,爐渣可分為熔煉渣、精煉渣、合成渣;根據爐渣性質,有堿性渣、酸性渣和中性渣之分。許多爐渣有重要用處。例如高爐渣可作水泥原料;高磷渣可作肥料;含釩、鈦渣分別可作為提煉釩、鈦的原料等。 有些爐渣可用來制爐渣水泥、爐渣磚、爐渣玻璃等。2,粉煤灰的形成 第一階段,粉煤在開始燃燒時,其中氣化溫度低的揮發分,首先自礦物質與固體碳連接的縫隙間不斷逸出,使粉煤灰變成多孔型炭粒。此時的煤灰,顆粒狀態基本保持原煤粉的不規則碎屑狀,但因多孔型性,使其表面積更大。 第二階段,伴隨著多孔性炭粒中的有機質完全燃燒和溫度的升高,其中的礦物質也將脫水、分解、氧化變成無機氧化物,此時的煤灰顆粒變成多孔玻璃體,盡管其形態大體上仍維持與多孔炭粒相同,但比表面積明顯地小于多孔炭粒。 第三階段,隨著燃燒的進行,多孔玻璃體逐漸融收縮而形成顆粒,其孔隙率不斷降低,圓度不斷提高,粒徑不斷變小,最終由多孔玻璃轉變為一密度較高、粒徑較小的密實球體,顆粒比表面積下降為最小。不同粒度和密度的灰粒具有顯著的化學和礦物學方面的特征差別,小顆粒一般比大顆粒更具玻璃性和化學活性。 最后形成的粉煤灰(其中80%~90%為飛灰,10%~20%為爐底灰)是外觀相似,顆粒教細而不均勻的復雜多變的多相物質。飛灰是進入煙道氣灰塵中最細的部分,爐底灰是分離出來的比較粗的顆粒,或是爐渣。這些東西有足夠的重量,燃燒帶跑到爐子的底部。以上資料來自 百度 希望能幫到你粉煤灰和爐渣目前是國內變廢為寶的重點項目,被大量運用于建筑業您已經評價過!
回答者:珠珠 2012-02-25 15:21
共2條記錄 第1頁 共1頁 | 1 轉到頁 |
最新技術資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