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9-1984.8
武漢建材學院 硅酸鹽材料科學與工程系(膠凝材料及制品專業) 學士
1984.8 -1988.8 鐵道部科學研究院鐵道建筑研究所 研實員
1988.9-1991.2 武漢工業大學 材料科學系(建筑材料專業) 碩士
1991.3 -1996.11 鐵道部科學研究院鐵道建筑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1996.11-1999.11 鐵道部科學研究院鐵道建筑研究所 室副主任 副研究員
1999.11-至今 鐵道部科學研究院鐵道建筑研究所 室主任 副研究員/研究員
主要研究方向: 混凝土材料及制品,無機非金屬材料,硅酸鹽材料工程
主要工作業績
1.主持完成部課題"預應力混凝土枕的堿-骨料反應"研究,首次對困擾鐵路工務部門多年的預應力軌枕堿-骨料反應病害產生的機制等重大技術難題進行系統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行業空白。1999年度榮獲鐵道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為第一獲獎人。
2.主持制訂鐵道行業系列標準TB/T2922.1~5《鐵路混凝土用骨料堿活性試驗方法》和TB/T3054-2002《鐵路混凝土工程預防堿-骨料反應技術條件》。其中1項標準填補行業空白,1項標準填補國內空白(快速砂漿棒法)。
3.主持完成國家重點工程青藏鐵路科研課題"青藏線低溫早強耐腐蝕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試驗研究",采用優質礦物摻合料、高效減水劑、引氣劑及其他外加劑復配的技術配置出高性能耐久混凝土,將青藏線混凝土主體工程的大修時間推后了約20年。
4.主持編寫《青藏鐵路多年凍土區混凝土耐久性技術條件》、《青藏鐵路高原凍土區混凝土耐久性檢驗評定暫行標準》,主持建立"青藏鐵路混凝土耐久性試驗中心"、"青藏鐵路耐久混凝土施工專業總?quot;,并主持日常工作,為高性能混凝土的大規模應用積累了寶貴經驗。
5.主持完成了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項目,《新型高性能混凝土及其耐久性的研究》下屬專題"鐵路混凝土基礎設施安全耐久性技術創新體制和機制的研究"探討了我國鐵路混凝土基礎設施安全耐久性技術立項、研究開發、實施、管理等創新體制和機制,為保證我國鐵路大規模建設時期的工程質量和混凝土耐久性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服務和具體建議。
6.作為主持人員之一參加完成了"防腐蝕混凝土接觸網支柱"的研究工作,利用在混凝土中摻加防腐劑及礦物摻合料的技術,配制防腐蝕高性能混凝土。使混凝土接觸網支柱能夠抵抗中、高強度硫酸鹽,氯鹽等環境的腐蝕,顯著提高支柱的耐久性,填補了國內接觸網工程領域的技術空白,屬國內領先。目前,該產品以在包蘭線、朔黃線電氣化工程中成功應用,五年來運行效果良好。
7.主持完成了京滬高速鐵路相關課題"京滬高速鐵路高性能混凝土應用試驗研究",主持起草了《京滬高速鐵路高性能混凝土技術條件》,為高性能混凝土在京滬高速鐵路建設中的大規模應用奠定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