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印發《2018年城鄉建設領域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區縣(自治縣)城鄉建委,兩江新區、經開區、高新區、萬盛經開區、雙橋經開區建設局,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我市“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行動計劃”要求部署,統籌推進城鄉建設領域生態優先發展,加快推進城鄉建筑領域綠色發展,根據國務院《“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和《重慶市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十三五”規劃》明確的目標任務,我們制訂了《2018年城鄉建設領域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工作要點》,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貫徹執行。
附件:2018年城鄉建設領域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工作要點
2018年3月1日
2018年城鄉建設領域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工作要點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全市城鄉建設領域綠色發展工作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認真落實我市“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行動計劃”要求,以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為出發點,以統籌推進城鄉建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為主線,以推動綠色建筑全面發展為重點,不斷提高城鄉建設領域生態文明水平,促進綠色發展。
一、統籌推進城鄉建設領域生態優先發展
牢牢把握住房城鄉建設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客觀規律,以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為主攻方向,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驅動、社會參與,加強工作機制和體制的創新,著力構建全城鄉建設領域、全建筑壽命周期、全生產過程追溯的綠色發展體系,強化建設領域落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的統籌管控,突出標準引領和科技支撐,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低碳循環的城鄉建設發展新局面。一是建立1+N工作機制,統籌推進綠色建筑、綠色建造、綠色建材、綠色鄉村、綠色基礎設施、綠色交通出行等工作,實現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應對氣候變化、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等戰略目標的協調、統一。二是制定《重慶市城鄉建設領域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專項實施方案》,明確城鄉建設領域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目標任務和責任分工,完善城鄉建設領域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政策體系、指標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考核體系,并組織實施。三是協同推進城鎮化、信息化、建筑產業現代化與綠色化。堅持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相結合,加強城鄉建設領域生態環境保護與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相結合,強化源頭防控,優化空間布局,推動形成綠色生產和綠色生活方式。
二、大力推進城鄉建筑領域綠色發展優化提升
按照單體建筑、住宅小區、生態城區三個層次,推動新建建筑全方位綠色發展。從推廣綠色建材、引導綠色施工、打造綠色建筑產品、激勵綠色低碳運營四個方面推動新建建筑全過程綠色發展。以新建建筑與既有建筑全覆蓋、城市建筑與鄉鎮建筑全覆蓋、民用建筑與工業建筑全覆蓋、傳統建筑與裝配式建筑全覆蓋為目標,推動各類建筑綠色全面發展。
(一)實施綠色建筑優化提升工程
一是嚴格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執行力度,強化建筑節能設計審查、信息公示、能效測評與標識等從設計、施工到交付使用全過程的閉合監管制度,推動全市城鎮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繼續保持100%。二是加強對新發布的《建筑能效(綠色建筑)測評與標識技術導則》和執行綠色建筑強制性標準的宣貫和指導,適時分區域擴大綠色建筑強制性標準執行范圍,新建城鎮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的比例達到55%以上。三是大力推進綠色建筑與裝配式建筑融合發展。探索建立適宜裝配式建筑發展的綠色建筑與節能初設審查、過程監管、能效測評機制,完善節能計算軟件。強化綠色建筑(綠色生態住宅小區)評價標準與建筑產業化相關標準的銜接,完善既有評價激勵機制,促進裝配式建筑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形成互為促進、良性發展格局。四是不斷強化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工作質量。適時提高我市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建設標準,分區域推動綠色生態住宅(綠色建筑)小區達到國家二星級綠色建筑及重慶市金級綠色建筑要求。加強評價標識項目動態檢查和事中事后監管。提高竣工和運營評價標識項目占比。引導高星級綠色建筑發展,積極培育綠色建筑(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典型示范項目,抓好悅來海綿城市展示中心超低能耗建筑示范。五是著眼建筑全壽命周期綠色發展,穩步推動綠色施工,探索開展綠色施工評價和典型項目示范。著眼各類建筑綠色發展全覆蓋,引導具備條件的工業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開展綠色工業建筑評價標識項目試評價。
(二)實施綠色能源特色發展工程
一是堅持以區域集中供冷供熱為主要方向,淺層地熱能為主要技術類型的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發展道路,推動可再生能源建筑規模化應用。抓好5萬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強制應用可再生能源的監督管理工作。推動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面積100萬平方米。二是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區域集中供冷供熱項目建設,積極推動悅來生態城、仙桃數據谷等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區域集中供冷供熱項目建設,指導自然資源豐富、條件適宜的區縣開展可再生能源區域集中供冷供熱前期規劃和論證工作。三是積極拓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領域的應用形式,推廣高效空氣源熱泵技術及產品,發布《空氣源熱泵應用技術標準》,加大太陽能和空氣源熱泵系統在城市中低層住宅及酒店、學校、醫院等有穩定熱水需求的公共建筑中的推廣力度。引導利用工業余熱,做好“余熱暖民工程”。
(三)實施既有公共建筑綠色化改造工程
一是按照住建部和財政部要求,切實做好我市第二批國家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迎接國家驗收的各項準備工作。二是扎實推進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點城市建設,研究完善以市場化手段、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為主導的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機制,繼續培育壯大公共建筑節能服務產業,完成既有公共建筑節能改造任務100萬平方米。三是以醫院、商場和辦公建筑等改造潛力大且與公眾健康息息相關的公共建筑為重點,引導新風系統、節水器具、可再生能源、屋頂及墻體綠化等技術措施在節能改造項目中推廣應用,推動公共建筑綠色化改造。
(四)實施綠色建材創新提升工程
一是創新開展綠色建材制度建設。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的意見》,制定綠色建材技術標準,建立綠色建材管理制度,發布綠色建材目錄;完善綠色建材標識評價制度,發布綠色建材標識產品目錄,全面開展綠色建材標識評價工作。二是完成綠色建材智慧應用平臺建設。按照《城鄉智慧建設工作方案》要求,打造綠色建材智慧應用管理服務平臺,切實提升綠色建材行業管理與市場服務的效率和質量。三是強化綠色建材全面應用措施。通過標準修訂、初設審查、能效測評等手段,分區域、分類別逐步落實綠色建筑相關標準中明確的綠色建材應用要求。四是推動綠色建材產業化發展。圍繞綠色化和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要求,引導產業合理布局,培育一批優秀企業,打造一批優質產品,不斷完善保障綠色建筑發展的產業支撐體系。
三、扎實抓好配套能力建設
一是開展綠色建筑技術路線優化和實施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按照被動優先、主動為輔的技術發展思路,系統梳理現行技術標準,進一步優化和構建具有重慶山地特色的綠色建筑與節能技術體系,積極推進外墻自保溫、外墻保溫裝飾一體化技術路線研究。充分汲取健康建筑、生態建筑、低碳建筑、裝配式建筑、智能建筑等新理念,豐富綠色建筑技術內涵,修訂《綠色生態住宅(綠色建筑)小區建設技術規程》。組織開展公共建筑綠色化改造技術路線研究,完善公共建筑綠色化改造技術標準體系。二是強化建筑節能(綠色建筑)設計質量自審責任制和強制項目綠色建筑標識發放制度,繼續推行建筑節能(綠色建筑)審查約談機制和重點項目保障機制,切實提高建筑節能(綠色建筑)設計質量。三是完善我市綠色建筑(建筑節能)互聯網在線教育學習系統,建立綠色建筑與節能課件庫,現場培訓與在線培訓相結合,組織開展年度綠色建筑(建筑節能)專項培訓。四是組織開展全市綠色建筑與節能專項檢查,督促各區縣切實履行綠色建筑與節能工作職責,重點檢查新建建筑節能強制標準執行、建筑能效(綠色建筑)測評、建筑節能材料工程應用及檢測監管等工作情況,對督查發現的典型違法、違規行為加強執法處理,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建材生產企業及檢測機構進行嚴肅處罰,不斷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提升綠色建筑與節能工作的實施質量。
- 推動煤電行業減污降碳,提高重點行業用煤效能,國家發... (點擊:1159 次)
- 《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方案》發布,多項固廢指標被列入... (點擊:3101 次)
- 力爭2025年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57%,八部門印發《... (點擊:15041 次)
- 【政策】國家發改委:加快推進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 (點擊:31445 次)
- 生態環境部等18部門印發《“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 (點擊:37157 次)
- 關于“十四五”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指導意見 (點擊:12262 次)
- 發改委:關于“十四五”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指導... (點擊:13296 次)
- 2020年版《固廢法》新增二十個亮點 其中多條涉及工業固... (點擊:7313 次)
- 重磅!發改委等六部委發布煤電去產能最新通知!無規模... (點擊:12081 次)
最新技術資訊
更多>>- 國家力推!全固廢免燒膠凝技術入選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2025上海固廢論壇重磅...
- 2025第二屆中國國際煤炭及礦山技術裝備展覽會
- 掘金西部“新”機遇!2025成都國際化工裝備博覽會盛勢啟航!
- 2025工業固廢與建筑垃圾綜合利用及工業污泥協同處置戰略合作論壇邀請函
- IE expo China 2025第二十六屆中國環博會 亞洲旗艦環保展,環保企業多維提升的平臺沃土...
- 【技術分享】以粉煤灰、赤泥、尾礦、氣化渣、煤矸石等 工業固廢為基本原料制備高性能...
- 【技術分享】助力“雙碳”目標,響應低能耗綠色建筑趨勢,一種粉煤灰及其它固體廢渣復...
- 一種利用固體廢渣制備人造砂子、石子、砂粉料的制備方法
- 關于粉煤灰循環利用的發明專利
- 循環利用粉煤灰的發明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