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冀是我國排放最大、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也是區域內部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的地區。京津冀城市圈面積僅占全國的2%,總人口占全國的8%,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的10.9%,但目前其內部各城市的經濟關聯不高,發展程度差異極大。
(二)北京固廢產生量及處置設施與能力
2014年,北京市產生各類固體廢物總量約6143.85萬噸,其中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986.75萬噸,工業危險廢物13.42萬噸,醫療廢物2.84萬噸,污泥130萬噸,再生資源600萬噸,建筑垃圾3500萬噸,餐廚廢棄物70萬噸,城市生活垃圾733.84萬噸,園林廢棄物107萬噸。
1 工業固體廢物
2014年,北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986.75萬噸(比2013年的1200萬噸減少213.25萬噸,逐年下降),綜合利用量871.23萬噸,處置量115.52萬噸,處置利用率100%。主要品種有:尾礦、粉煤灰、爐渣、煤矸石、脫硫石膏和其它廢物等。其中,粉煤灰、煤矸石和脫硫石膏全部得到綜合利用,尾礦大部分綜合利用,剩余部分全部得到安全處置(參見表5,表6)。北京工業固體廢物的處理方式一般為直接利用和填埋處置兩類,其中直接利用方式由廠家自主進行,沒有嚴格監管制度和管理辦法。
表5 2014年北京市主要工業固體廢物種類
2 危險廢物
2014年,北京產生危險廢物(包括工業危廢和醫療廢物)16.26萬噸,處置利用率100%。北京市有金隅紅樹林、生態島科技等13家單位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經營范圍覆蓋47類危險廢物,核準的經營規模26.93萬噸/年,處置利用方式包括焚燒、填埋、物化、水泥窯處置等。危廢產生企業按照處置企業的收費標準支付處置費用,資源類危廢按照市場價格出售。
(1)工業危廢。2014年,北京市工業企業產生危險廢物13.42萬噸,綜合利用6.13萬噸,處置7.29萬噸,處置利用率達到100%。主要品種有:染料、涂料廢物、廢有機溶劑、廢酸、廢乳化液、廢堿等(見表7)。其中,危險廢物市內轉移量9.82萬噸(利用3.25萬噸,處置6.57萬噸),跨省轉移量為1.89萬噸(利用),其余為產廢企業自行利用(0.99萬噸)或處置(0.72萬噸)。
表7 北京市主要工業危險廢物種類
(2)醫療廢物。2014年,北京市醫療衛生機構共產生醫療廢物
2.84萬噸,其中1.19萬噸跨省轉移至天津市處置,其余1.65萬噸由北京潤泰環??萍加邢薰炯刑幹?,基本實現了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從2015年1月1日起,天津市不再接受北京醫療廢物的跨省轉移處置。
3 污泥
2014年,北京污泥產生量為130 萬噸。北京污泥主要產生于市政污水處理廠。中心城區污水廠污泥由排水集團統一處理,郊區新城污水廠產生污泥由各區縣負責處理。全市現有污泥處理設施 6 座,無害化處理能力為 1710 噸/日,主要處理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廠產生污泥,以堆肥、水泥窯摻燒、熱干化、厭氧消化處理技術為主,其余污泥以簡易堆填和土地利用為主。
4 再生資源
2014年,北京市再生資源回收量600萬噸,其中廢金屬130萬噸,廢塑料150萬噸,廢家電廢電器10萬噸,報廢汽車12.5萬輛,廢橡膠40萬噸,廢玻璃40萬噸,廢紙200萬噸。
在回收環節,截至2014年,北京市有回收企業1479家(在工商注冊),個體回收商戶3475戶,分揀中心13個,回收站(點)4900多個,從業人員100萬人,初步形成了覆蓋全市16個區縣的回收網絡。
在加工利用環節,北京華新綠源、盈創回收等8家再生資源利用企業,聯合成立北京市綠盟再生資源產業基地(見表8)。該基地占地400畝,總投資6億元,重點開展廢舊家電回收拆解等14個項目。2014年,“綠盟”產業基地回收處理各類再生資源60萬噸,實現產值20億元。
表8 北京市“綠盟”城市礦產示范基地成員企業名單
5 建筑垃圾
2014年,北京市建筑垃圾產生量約3500萬噸,其中約 2500 萬噸為城中村改造形成,其余1000 萬噸為其它建筑拆遷和裝修垃圾。建筑垃圾中,混凝土、磚瓦等占比達到 90%以上。目前建筑垃圾絕大多數采用填埋方式處理,僅有一處資源化處理設施,設計處理能力 100 萬噸/年。
6 餐廚垃圾
2014年,北京市餐廚垃圾產生量約為70萬噸,平均日產生量約1900噸,但實際收集量不足 500 噸/日(來自于 122 家奧運簽約飯店及少數餐飲單位)。北京現有餐廚垃圾處理設施 6 座,總設計處理能力為 730噸 /天。由于回收體系尚不完善,集中收集量較小且成分復雜,多數設施仍未實現充分利用,設備閑置現象嚴重?,F有餐廚垃圾多流向北京周邊養殖戶和地下利用作坊。
7城市生活垃圾
2014年,北京市生活垃圾產生量733.84萬噸,處理量730.84萬噸,無害化處理率為99.59%。其中,城六區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郊區縣無害化處理率為98.81%。
北京基本形成了以區縣屬地責任為核心的生活垃圾分區轉運處理體系。全市現有垃圾處理設施23座,設計處理能力20441噸/日,焚燒和生化總處理能力超過50%。其中,生活垃圾填埋場12座,設計處理能力9941噸/日;堆肥廠7座,設計處理能力5300噸/日;生活垃圾焚燒廠4座,設計處理能力5200噸/日。魯家山焚燒項目、平谷綜合處理廠等處理設施均已開工建設,設計總處理能力近4000 噸/日。
8園林廢棄物
2014年,北京園林廢棄物產生量約為107萬噸,部分落葉歸根,不需收運處理,需收集處理量約為50萬噸。全市現有園林廢棄物處理設施5座,主要采用好氧堆肥方式實現資源化利用,總處理能力僅為5萬噸/年,其余廢棄物以填埋方式處理。
(三)天津固體廢物情況
1工業固體廢物
2014年,天津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約2000萬噸,綜合利用量為1992.6萬噸,綜合利用率為99.63%。種類主要有粉煤灰、爐渣、冶煉廢渣、脫硫石膏、煤矸石等。
2危險廢物
2014年,天津工業危廢產生量為25萬噸,綜合利用量為15.5萬噸,無害化處置9.5萬噸。
2014年,天津醫療廢物產生量為9755噸。醫療廢物處置單位有
兩家,處置能力25325噸/年。
天津危險廢物管理情況:2012年,天津市批準市內轉移利用、處置工業危險廢物的單位共1191家,批準跨省級行政區域轉移利用、處置工業危險廢物的單位共39家,轉移危險廢物70批次。
3污泥
2014年,天津污泥產生量33.5萬噸,含水率80%左右。污泥產生于48座污水處理廠。無害化處置約33.71萬噸(含處置歷年積存的污泥)。其中衛生填埋31.4萬噸,焚燒0.24萬噸,綜合利用2.07萬噸。
4建筑垃圾
2014年,天津市建筑廢物產生量為1820.01萬噸,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天津市的建筑垃圾主要用于堆山造景工程,目前建筑垃圾主要用于建筑回填、填坑和填海造地,基本消納天津市產出的建筑垃圾。
5再生資源
2014年,天津市再生資源主要品種回收量675萬噸,銷售額202億元,再生資源經營單位2000多家(其中再生資源試點企業35家),回收站(點)5100多個,從業人員3萬余人,已建成初級分揀中心9個,專業集散加工中心12個,產業園區1個,信息中心1個。
- 推動煤電行業減污降碳,提高重點行業用煤效能,國家發... (點擊:1158 次)
- 力爭2025年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57%,八部門印發《... (點擊:15038 次)
- 【政策】國家發改委:加快推進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 (點擊:31442 次)
- 關于“十四五”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指導意見 (點擊:12260 次)
- 發改委:關于“十四五”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指導... (點擊:13295 次)
- 2020年版《固廢法》新增二十個亮點 其中多條涉及工業固... (點擊:7311 次)
- 2019兩會 |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城市垃... (點擊:8692 次)
- 工業固廢綜合利用2019有哪些新升級?且看2018五大關鍵... (點擊:16062 次)
- 兩部委積極推進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集聚發展 (點擊:16412 次)
最新技術資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