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材料與制品技術政策
發布時間: 2005-03-23 00:00 查看: 2176次
b建筑材料與制品是建筑業發展的重要物質技術基礎。我國建筑材料與制品的發展,是從滿足建筑使用功能出發,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資源與節約能源,綜合利用工業廢料,推廣應用新型建筑材料。
一、任務和目標
1. 混凝土向輕質、高性能、復合、多功能方向發展。到2010年,承重結構混凝土平均強度等級達到C40,建立按強度、耐久性等多種指標設計與檢驗結構混凝土的整套辦法。
2. 大力發展低合金鋼和高效經濟型建筑鋼材,建立配套的建筑鋼材及其金屬制品的產品結構,產品技術標準普遍達到國際水平。
3. 繼續深入墻體改革,積極推廣新型墻體材料,限制粘土磚的使用。墻體改革要以提高墻體的保溫隔熱和防水性能、符合節能要求、減輕自重和增強自裝飾效果為重點。要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地方資源與工業廢渣,推廣非粘土磚、混凝土空心小型砌塊等,增加墻體品種。
4. 優先發展住宅用的化學建材產品,逐步發展高檔產品。積極采用塑料管(線)材、地面、貼墻材料、門窗等制品和各種裝修涂料、膠粘劑及密封材料。積極發展裝飾用金屬材料。提高金屬門窗及建筑五金的質量,增加花色品種。合理利用木(竹)材,發展合成木制品。發展中、高檔玻璃、陶瓷等裝飾材料及制品和大理石、花崗石制品。化學建材制品與裝飾材料在“九五”期間調整產品結構,建立配套產品系列;到2010年普遍達到國際90年代水平,部分產品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5. 積極發展無機及有機保溫、隔熱、防水、堵漏、防火材料及制品。“九五”期間重點開發新品種,建立與制定產品系列標準與應用規程,到2010年普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6. 大力改造砂石骨料、石灰、石膏等材料的開采和加工技術,建立工業化供應基地,按工業產品的質量要求供應到戶,減少使用現場的二次加工。積極開采開然輕骨料資源,加速輕骨料混凝土制品的發展。要從治理環境和資源再利用雙重意義上充分重視粉煤灰等工業廢料的利用。重視研究拆除房屋廢棄物的應用技術。
二、技術政策
1. 建筑鋼材及其金屬制品
(1) 普通混凝土結構用鋼,在保留原有鋼種的同時,重點發展400~550兆帕級可焊接變形鋼筋,使產品級別更趨合理。
(2)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用鋼,主要發展低松弛鋼絞線、鋼絲及高強鋼筋。“九五”期間首先發展性能穩定的ψj12(7ψ4)及ψj15(7ψ5)的1570~1860兆帕級低松弛鋼絞線、鋼絲。積極使用Ⅲ級鋼筋,在土中及露天有侵蝕介質的混凝土結構中的易腐蝕部位,采用環氧樹脂涂層鋼筋。積極使用650~800級冷軋帶肋鋼筋替代冷拔低碳鋼絲。
(3) 鋼結構用鋼,增加345兆帕級高韌、可焊、耐腐蝕新鋼種。積極發展H型、T型及其薄壁型鋼、閉合型鋼和管材。“九五”期間先提供445兆帕級新鋼種和焊接H型、T型鋼;后10年提供735兆帕級多功能鋼板和熱軋H型、T型及其他型鋼;逐步取代普通工字鋼。槽鋼、角鋼,建立達到國際標準的輕型薄壁鋼標準系列。
(4) 冷彎薄壁型鋼與壓型鋼板,重點發展鍍鋅鋼板和耐大氣腐蝕的涂層薄板的冷彎、壓型鋼(鋁)板。優先發展屋面、墻面(包括保溫復合板)的新產品,結合新型輕鋼結構、組合結構的發展以及門窗、隔斷、頂棚、施工模板等方面的應用,建立冷彎、壓型產品標準系列。發展建筑幕墻用鋁型材。鋁合金薄板和鋁塑復合材料。
(5) 改進提高暖氣。上下水、煤氣等建筑用金屬管材的性能和質量,提供不同類型建筑設備需要的系列產品。
(6) 門窗用金屬材料及建筑小五金。在“九五”期間,逐步淘汰25A和滬68實腹鋼窗,并對空腹鋼窗進行更新改造,積極推廣國產化的30、35、80系列彩板銅窗;重點發展塑料窗,以提高節能效果;鋁合金窗、型材和建筑小五金(包括為衛生潔具等配套的五金配件)的發展應予重視
一、任務和目標
1. 混凝土向輕質、高性能、復合、多功能方向發展。到2010年,承重結構混凝土平均強度等級達到C40,建立按強度、耐久性等多種指標設計與檢驗結構混凝土的整套辦法。
2. 大力發展低合金鋼和高效經濟型建筑鋼材,建立配套的建筑鋼材及其金屬制品的產品結構,產品技術標準普遍達到國際水平。
3. 繼續深入墻體改革,積極推廣新型墻體材料,限制粘土磚的使用。墻體改革要以提高墻體的保溫隔熱和防水性能、符合節能要求、減輕自重和增強自裝飾效果為重點。要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地方資源與工業廢渣,推廣非粘土磚、混凝土空心小型砌塊等,增加墻體品種。
4. 優先發展住宅用的化學建材產品,逐步發展高檔產品。積極采用塑料管(線)材、地面、貼墻材料、門窗等制品和各種裝修涂料、膠粘劑及密封材料。積極發展裝飾用金屬材料。提高金屬門窗及建筑五金的質量,增加花色品種。合理利用木(竹)材,發展合成木制品。發展中、高檔玻璃、陶瓷等裝飾材料及制品和大理石、花崗石制品。化學建材制品與裝飾材料在“九五”期間調整產品結構,建立配套產品系列;到2010年普遍達到國際90年代水平,部分產品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5. 積極發展無機及有機保溫、隔熱、防水、堵漏、防火材料及制品。“九五”期間重點開發新品種,建立與制定產品系列標準與應用規程,到2010年普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6. 大力改造砂石骨料、石灰、石膏等材料的開采和加工技術,建立工業化供應基地,按工業產品的質量要求供應到戶,減少使用現場的二次加工。積極開采開然輕骨料資源,加速輕骨料混凝土制品的發展。要從治理環境和資源再利用雙重意義上充分重視粉煤灰等工業廢料的利用。重視研究拆除房屋廢棄物的應用技術。
二、技術政策
1. 建筑鋼材及其金屬制品
(1) 普通混凝土結構用鋼,在保留原有鋼種的同時,重點發展400~550兆帕級可焊接變形鋼筋,使產品級別更趨合理。
(2)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用鋼,主要發展低松弛鋼絞線、鋼絲及高強鋼筋。“九五”期間首先發展性能穩定的ψj12(7ψ4)及ψj15(7ψ5)的1570~1860兆帕級低松弛鋼絞線、鋼絲。積極使用Ⅲ級鋼筋,在土中及露天有侵蝕介質的混凝土結構中的易腐蝕部位,采用環氧樹脂涂層鋼筋。積極使用650~800級冷軋帶肋鋼筋替代冷拔低碳鋼絲。
(3) 鋼結構用鋼,增加345兆帕級高韌、可焊、耐腐蝕新鋼種。積極發展H型、T型及其薄壁型鋼、閉合型鋼和管材。“九五”期間先提供445兆帕級新鋼種和焊接H型、T型鋼;后10年提供735兆帕級多功能鋼板和熱軋H型、T型及其他型鋼;逐步取代普通工字鋼。槽鋼、角鋼,建立達到國際標準的輕型薄壁鋼標準系列。
(4) 冷彎薄壁型鋼與壓型鋼板,重點發展鍍鋅鋼板和耐大氣腐蝕的涂層薄板的冷彎、壓型鋼(鋁)板。優先發展屋面、墻面(包括保溫復合板)的新產品,結合新型輕鋼結構、組合結構的發展以及門窗、隔斷、頂棚、施工模板等方面的應用,建立冷彎、壓型產品標準系列。發展建筑幕墻用鋁型材。鋁合金薄板和鋁塑復合材料。
(5) 改進提高暖氣。上下水、煤氣等建筑用金屬管材的性能和質量,提供不同類型建筑設備需要的系列產品。
(6) 門窗用金屬材料及建筑小五金。在“九五”期間,逐步淘汰25A和滬68實腹鋼窗,并對空腹鋼窗進行更新改造,積極推廣國產化的30、35、80系列彩板銅窗;重點發展塑料窗,以提高節能效果;鋁合金窗、型材和建筑小五金(包括為衛生潔具等配套的五金配件)的發展應予重視
>> 相關內容
- 國家力推!全固廢免燒膠凝技術入選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 (點擊:659 次)
- 2025第二屆中國國際煤炭及礦山技術裝備展覽會 (點擊:932 次)
- 2025工業固廢與建筑垃圾綜合利用及工業污泥協同處置戰... (點擊:820 次)
- IE expo China 2025第二十六屆中國環博會 亞洲旗艦環保... (點擊:1045 次)
- 2025印尼國際煤炭及能源工業博覽會 暨印尼國際煤炭清潔... (點擊:968 次)
- 開局即沖刺!黃金展位爭奪白熱化 CTEF2025上海化工裝備... (點擊:880 次)
- 粉煤灰(基)地聚物膠凝材料重點實驗室(籌)通過審查... (點擊:1117 次)
- 換熱器巨頭領銜亮相, CTEF上海化工展11月19-21日舉辦... (點擊:1042 次)
- 500萬!磷石膏作為筑路材料最高獎勵可得 (點擊:1123 次)
#
最新技術資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