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中國的主要跨國混凝土外加劑企業分析
發布時間: 2005-03-22 00:00 查看: 3107次
作者:王子明
單位:北京工業大學材料學院
關鍵字:管理體制-研究開發-生產技術
摘要:1、前言 2、企業規模與發展歷史 3、產品與技術 4、生產技術 5、研究開發 6、結語
1、前言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后,各行各業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世界范圍內的跨國公司已經或者將要進入到中國市場與我們同臺競爭。而我國水泥混凝土外加劑企業現狀是,規模小,設備簡陋,企業經營管理體制不夠健全,具有新產品研發能力的企業少,沒有形成名牌產品與國外相抗衡的企業集團。國外企業集團加入市場競爭,一方面讓我們有機會學習國外大公司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會加快中國國內企業的調整速度,另一方面,如果我們的企業不加快調整自己的產品、管理、市場和人才,也可能會使國內大部分混凝土外加劑企業被淘汰出局。面臨國外企業進入市場競爭的首要問題是要了解國外企業的情況,分析國外企業的優勢,做到在市場競爭中外于主動的地位。
現在已經進入到中國市場的跨國混凝土外加劑企業有美國的格雷斯建材公司(GRACE CONSTRUCTION PRODUCTS),麥斯特建材技術公司(MASTER BUILDER TECHNOLOY),瑞士西卡公司(SIKA)、英國富斯樂公司(FOSROC)、日本花王公司(KAOCO)等,現就這些公司的發展歷史、生產規模、技術開發、產品特點、發展趨勢等問題進行簡單分析。
2、企業規模與發展歷史
日本花王公司、英國的富斯樂公司和瑞士的西卡公司等都是具有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發展歷史的跨國公司。多數公司的業務范圍不僅僅是混凝土化學外加劑,相關的建筑產品和化工產品占據很大的比重。在我國外加劑行業面臨整體素質急需提高和向國際市場開拓競爭之時,我們的企業如何聯合兼并重組,盡快走向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發展軌道,上述跨國公司的發展歷史、規模、和業務范圍對我國的外加劑企業的發展具有一定借鑒和啟示作用。
日本花王株式會社創建于1887年6月,其最初的產品是花王牌肥皂。現在花王公司的資本達到854億日元(約57億元人民幣),職工5720多人,其中約600多人從事研究開發工作。油脂化學、界面化學和高分子化學是其發展的三大支柱產業。2000年銷售收入達到6604億日元,利潤為522億日元,其中日用化工產品約占其銷售的77%。化妝品的銷售約占10%,化工產品銷售約占12%。可見混凝土化學外加劑只占花王公司業務的一小部分。
1910年,SIKA公司創建于瑞士。經過近百年的發展,SIKA已經成長為一個跨國公司,在全球50多個國家生產經營建筑用化學材料產品,年產值超過15億美元。各地的西卡公司均設有品質管理及化學和混凝土試驗室,以支持生產及測試工作,保證所有產品符合西卡公司的技術規范要求。今天的SIKA仍以建筑業用的化工材料作為其主要業務,并不斷地研究開發海工建筑、工業地面材料和相關領域的新材料新技術。西卡公司于1994年進入中國,在廣州成立了廣州西卡建筑材料有限公司,2000年西卡公司控股成立了大連西卡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1996年瑞士麥斯特(MBT)與德國SKW公司合并組成SKW-MBT公司,使MBT公司成為世界范圍的混凝土外加劑企業,并加強了MBT在混凝土材料修補和保護方面的地位。麥期特公司(MBT)每年營業額達24億馬克,并在40個國家雇有超過6500名員工。2000年1月SKW-MBT公司與澳大利亞的DEGUSSA合作成立DEGUSSA建筑化學公司,現在已經是澳大利亞最大建筑化學公司,年產值已超過30億澳元。麥斯特亞洲地區分部是麥斯特公司國際業務的一部分,在日本設有MBT的遠東地區的總部,新加坡設有地區性技術支持中心。在上海設有分公司,北京設有辦事處。在亞太區內,MBT集團擁有14家公司或控股聯營企業,共計有800多名雇員。為了更進一步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務,它也在中國北部至約西蘭之間開了21座廠。設在新加坡的區域總部,將給各個國家提供技術和銷售援助。麥斯特公司在混凝土修補以及防護產品行業也占據重要地位。
富斯樂公司系英國伯瑪?嘉實多集團成員,是一家以生產建筑化工產品的而馳名的跨國公司,擁有50年的歷史,在30多個國家設有公司及工廠,銷售網絡遍及100多個國家。富斯樂公司在中國廣州合資設有工廠,在香港、北京、廣州、深圳、重慶、蘇州等地設有辦事處,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生產銷售體系。
3、產品與技術
分析麥斯特、西卡、格雷斯等國際跨國公司的產品系列,可以發現他們最大的特點是產品類別全,業務范圍廣,技術先進,資料說明科學和規范。多數從事混凝土外加劑行業的公司產品包括:
混凝土化學外加劑系列產品;砂漿水泥基高強無收縮灌漿材料,聚合物基水泥基地面材料;聚合物基水泥基修補加固材料和聚合物裂縫修補材料與技術;粘結劑和界面處理用材料;表面硬化、防塵、耐磨等涂層材料;養護劑和脫模劑系列;噴射混凝土用化學外加劑與專用機具;特種工程材料等。
在混凝土化學外加劑中,高效減水劑品種比較齊全,萘系高效減水劑之外,還有蜜胺系改性、多羧酸鹽類、木質素改性、氨基磺酸類高效減水劑等,以適應不同的要求,給建筑工程提供多樣化優勢服務。日本是新型高效減水劑研究開發水平較高的國家,其市售的聚羧酸高效減水劑品牌數量從1995年就超過了萘系高效減水劑為主,也有少數廠家生產蜜胺系、氨基磺酸鹽系、或脂肪族磺酸鹽系高效減水劑,但其生產和應用范圍十分有限,而聚羧酸鹽高效減水劑仍處在試驗研究階段。在復配技術上減水組分復合促凝、早強或者緩凝等組分從而具有多種功能方面,我國與國外公司的差距不大。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化學外加劑方面,我國的企業還處于起步階段,品種少,質量可靠性不夠,有些品種我國尚未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如防止鋼筋混凝土銹蝕的緩蝕劑(阻繡劑)、減少干燥收縮的化學減縮劑、混凝土表面密實劑、養護劑、脫模劑等品種。
水泥混凝土防水劑(液體)、噴射混凝土外加劑(液體)等品種,我國目前還缺少高質量的成熟產品。改善混凝土抗凍性能的引氣劑等目前品種少、不能滿足工程的需要,而高強灌注材料、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工業地面材料、修補材料等產品,產品沒有系列化、標準化和規范化,配套應用技術不夠,甚至很多產品都是模仿外企業公司的產品,與上述跨國公司產品差距很大。
除了產品品種、產品的技術水平與國外有較大差距外,明顯差距還在產品的宣傳資料和文件。產品的說明書、公司的宣傳材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一個公司的實力和形象。例如西卡公司的產品介紹中包括:產品名稱、產品特點簡介、產品說明書、安全性說明、參考標準、應用工程等。每一種產品都有單獨的安全使用數據說明,包括產品編號、對人身健康的影響、應用注意事項、安全操作、聯系經理等,反映出企業高度責任心和規范性,以及售后服務的十分關注。
4、生產技術
我國現在生產的許多外加劑,其質量水平與外國產品還有相當的差距,特別是萘系高效減水劑合成工藝,多年來研究改進不大。今后應該在開發高性能超群能的產品上協調文件攻關,并在設備、計量、自動控制水平、均化、節能環保方面進行研究。此外,萘系的改性產品、特殊性能外加劑也應加快開發,以滿足工程需求。
國外高效減水劑生產企業的合成用反釜,多數為5000升、10000升,甚至20000升,花王公司、加拿大HANGDY CHEMICALS公司等設計年產量約5~10萬噸;而我國目前合成反應使用反應釜多數為1000升、3000升和5000升,年產量多數為2000~5000噸。采用大反應釜不僅產量大,也容易保持產品質量的穩定。外國企業生產計量設備先進,原料自動計量,一般工業萘要求加熱80℃存放和使用,既容易保證質量,又能提高生產效率,甲醛為了防止縮聚要求加熱存放。對于磺化反應溫度、時間、水解反應和縮合反應溫度、壓力等都經過大量試驗,選取工藝參數與國內企業有區別,特別是縮合反應階段,聚合反應可以有效控制速率和終止。因而有效保證產品質量。而我們各個生產廠采用原料、工藝參數不同,產品質量相差較大。甚至同一廠家的不同批次、不同時間生產的產品質量也有波動,這是我們產品與國外產品最大的區別。花王等公司的高效減水劑產品雜質含量少,水不溶物含量一般小于0.5%,而我國產品一般為3%左右;此外,對于游離甲醛含量和其它單體剩余量都有明確限制要求,而我國在此方面還沒有明確規定,有些產品在使用時有明顯的氣味,隨著環境要求的越來越嚴格,在標準中限制產品中的游離單體量(甲醛、萘)是完全有必要的。
5、研究開發
上述跨國公司都具有相當強的研究開發能力,具有先進完備的試驗設施和研究隊伍,多數已經形成完整的調研、基礎化學、混凝土施工技術與新產品的研究、生產開發體系。日本的SKW―MBT公司研究人員占全體員工32%,在美國、日本、歐洲設立三個中央研究所。花王公司從事研究開發的人員約600人,超過公司總人數的10%,下設9個研究所,其中基礎科學研究所主要與國內外大學、研究機構合作研究基礎課題,投入相當財力和物力進行研究開發。花王公司還專門配制一套1/10比例的小型商品混凝土攪拌站的配料、計量系統,以專門為外加劑應用提供各種數據。
花王花司投入的研究開發費用高達其銷售額的10%,其研究目的有二個,一是改進現有產品的質量,開發新產品擴大市場銷售,二是創造、培育和擴充新的業務領域。他們認為要研究真正具有商品價值的產品,必須從研究和開發決定著商品質量的關鍵原材料著手,以優質的原料提高產品的質量,以豐富的原料生產花樣齊全的產品。依靠原料的開發和改性工作,不斷擴大其技術研究領域。在開發新產品時遵循以下五項原則。
1、 對社會和消費者來說產品是否具有實用性;
2、 花王的創造性技術是否得到發揮;
3、 成本性能是否優于其他公司產品;
4、 能否獲得消費者的充分好評;
5、 在商品流通的全部過程中,是否具有準確傳達有關商品情報的能力。
6、結語
國外跨國公司經歷了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積累與發展,其企業規模、生產技術、管理經
營水平和研究開發能力都較我國的外加劑企業有很大的優勢,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盡管如此,國外跨國企業集團仍在為國際化市場的爭奪進行合并和重組,如SKW和MBT的兼并。我國企業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加強管理,加快體制改革,盡快發展起來,迎接國際化市場的挑戰。
單位:北京工業大學材料學院
關鍵字:管理體制-研究開發-生產技術
摘要:1、前言 2、企業規模與發展歷史 3、產品與技術 4、生產技術 5、研究開發 6、結語
1、前言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后,各行各業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世界范圍內的跨國公司已經或者將要進入到中國市場與我們同臺競爭。而我國水泥混凝土外加劑企業現狀是,規模小,設備簡陋,企業經營管理體制不夠健全,具有新產品研發能力的企業少,沒有形成名牌產品與國外相抗衡的企業集團。國外企業集團加入市場競爭,一方面讓我們有機會學習國外大公司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會加快中國國內企業的調整速度,另一方面,如果我們的企業不加快調整自己的產品、管理、市場和人才,也可能會使國內大部分混凝土外加劑企業被淘汰出局。面臨國外企業進入市場競爭的首要問題是要了解國外企業的情況,分析國外企業的優勢,做到在市場競爭中外于主動的地位。
現在已經進入到中國市場的跨國混凝土外加劑企業有美國的格雷斯建材公司(GRACE CONSTRUCTION PRODUCTS),麥斯特建材技術公司(MASTER BUILDER TECHNOLOY),瑞士西卡公司(SIKA)、英國富斯樂公司(FOSROC)、日本花王公司(KAOCO)等,現就這些公司的發展歷史、生產規模、技術開發、產品特點、發展趨勢等問題進行簡單分析。
2、企業規模與發展歷史
日本花王公司、英國的富斯樂公司和瑞士的西卡公司等都是具有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發展歷史的跨國公司。多數公司的業務范圍不僅僅是混凝土化學外加劑,相關的建筑產品和化工產品占據很大的比重。在我國外加劑行業面臨整體素質急需提高和向國際市場開拓競爭之時,我們的企業如何聯合兼并重組,盡快走向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發展軌道,上述跨國公司的發展歷史、規模、和業務范圍對我國的外加劑企業的發展具有一定借鑒和啟示作用。
日本花王株式會社創建于1887年6月,其最初的產品是花王牌肥皂。現在花王公司的資本達到854億日元(約57億元人民幣),職工5720多人,其中約600多人從事研究開發工作。油脂化學、界面化學和高分子化學是其發展的三大支柱產業。2000年銷售收入達到6604億日元,利潤為522億日元,其中日用化工產品約占其銷售的77%。化妝品的銷售約占10%,化工產品銷售約占12%。可見混凝土化學外加劑只占花王公司業務的一小部分。
1910年,SIKA公司創建于瑞士。經過近百年的發展,SIKA已經成長為一個跨國公司,在全球50多個國家生產經營建筑用化學材料產品,年產值超過15億美元。各地的西卡公司均設有品質管理及化學和混凝土試驗室,以支持生產及測試工作,保證所有產品符合西卡公司的技術規范要求。今天的SIKA仍以建筑業用的化工材料作為其主要業務,并不斷地研究開發海工建筑、工業地面材料和相關領域的新材料新技術。西卡公司于1994年進入中國,在廣州成立了廣州西卡建筑材料有限公司,2000年西卡公司控股成立了大連西卡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1996年瑞士麥斯特(MBT)與德國SKW公司合并組成SKW-MBT公司,使MBT公司成為世界范圍的混凝土外加劑企業,并加強了MBT在混凝土材料修補和保護方面的地位。麥期特公司(MBT)每年營業額達24億馬克,并在40個國家雇有超過6500名員工。2000年1月SKW-MBT公司與澳大利亞的DEGUSSA合作成立DEGUSSA建筑化學公司,現在已經是澳大利亞最大建筑化學公司,年產值已超過30億澳元。麥斯特亞洲地區分部是麥斯特公司國際業務的一部分,在日本設有MBT的遠東地區的總部,新加坡設有地區性技術支持中心。在上海設有分公司,北京設有辦事處。在亞太區內,MBT集團擁有14家公司或控股聯營企業,共計有800多名雇員。為了更進一步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務,它也在中國北部至約西蘭之間開了21座廠。設在新加坡的區域總部,將給各個國家提供技術和銷售援助。麥斯特公司在混凝土修補以及防護產品行業也占據重要地位。
富斯樂公司系英國伯瑪?嘉實多集團成員,是一家以生產建筑化工產品的而馳名的跨國公司,擁有50年的歷史,在30多個國家設有公司及工廠,銷售網絡遍及100多個國家。富斯樂公司在中國廣州合資設有工廠,在香港、北京、廣州、深圳、重慶、蘇州等地設有辦事處,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生產銷售體系。
3、產品與技術
分析麥斯特、西卡、格雷斯等國際跨國公司的產品系列,可以發現他們最大的特點是產品類別全,業務范圍廣,技術先進,資料說明科學和規范。多數從事混凝土外加劑行業的公司產品包括:
混凝土化學外加劑系列產品;砂漿水泥基高強無收縮灌漿材料,聚合物基水泥基地面材料;聚合物基水泥基修補加固材料和聚合物裂縫修補材料與技術;粘結劑和界面處理用材料;表面硬化、防塵、耐磨等涂層材料;養護劑和脫模劑系列;噴射混凝土用化學外加劑與專用機具;特種工程材料等。
在混凝土化學外加劑中,高效減水劑品種比較齊全,萘系高效減水劑之外,還有蜜胺系改性、多羧酸鹽類、木質素改性、氨基磺酸類高效減水劑等,以適應不同的要求,給建筑工程提供多樣化優勢服務。日本是新型高效減水劑研究開發水平較高的國家,其市售的聚羧酸高效減水劑品牌數量從1995年就超過了萘系高效減水劑為主,也有少數廠家生產蜜胺系、氨基磺酸鹽系、或脂肪族磺酸鹽系高效減水劑,但其生產和應用范圍十分有限,而聚羧酸鹽高效減水劑仍處在試驗研究階段。在復配技術上減水組分復合促凝、早強或者緩凝等組分從而具有多種功能方面,我國與國外公司的差距不大。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化學外加劑方面,我國的企業還處于起步階段,品種少,質量可靠性不夠,有些品種我國尚未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如防止鋼筋混凝土銹蝕的緩蝕劑(阻繡劑)、減少干燥收縮的化學減縮劑、混凝土表面密實劑、養護劑、脫模劑等品種。
水泥混凝土防水劑(液體)、噴射混凝土外加劑(液體)等品種,我國目前還缺少高質量的成熟產品。改善混凝土抗凍性能的引氣劑等目前品種少、不能滿足工程的需要,而高強灌注材料、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工業地面材料、修補材料等產品,產品沒有系列化、標準化和規范化,配套應用技術不夠,甚至很多產品都是模仿外企業公司的產品,與上述跨國公司產品差距很大。
除了產品品種、產品的技術水平與國外有較大差距外,明顯差距還在產品的宣傳資料和文件。產品的說明書、公司的宣傳材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一個公司的實力和形象。例如西卡公司的產品介紹中包括:產品名稱、產品特點簡介、產品說明書、安全性說明、參考標準、應用工程等。每一種產品都有單獨的安全使用數據說明,包括產品編號、對人身健康的影響、應用注意事項、安全操作、聯系經理等,反映出企業高度責任心和規范性,以及售后服務的十分關注。
4、生產技術
我國現在生產的許多外加劑,其質量水平與外國產品還有相當的差距,特別是萘系高效減水劑合成工藝,多年來研究改進不大。今后應該在開發高性能超群能的產品上協調文件攻關,并在設備、計量、自動控制水平、均化、節能環保方面進行研究。此外,萘系的改性產品、特殊性能外加劑也應加快開發,以滿足工程需求。
國外高效減水劑生產企業的合成用反釜,多數為5000升、10000升,甚至20000升,花王公司、加拿大HANGDY CHEMICALS公司等設計年產量約5~10萬噸;而我國目前合成反應使用反應釜多數為1000升、3000升和5000升,年產量多數為2000~5000噸。采用大反應釜不僅產量大,也容易保持產品質量的穩定。外國企業生產計量設備先進,原料自動計量,一般工業萘要求加熱80℃存放和使用,既容易保證質量,又能提高生產效率,甲醛為了防止縮聚要求加熱存放。對于磺化反應溫度、時間、水解反應和縮合反應溫度、壓力等都經過大量試驗,選取工藝參數與國內企業有區別,特別是縮合反應階段,聚合反應可以有效控制速率和終止。因而有效保證產品質量。而我們各個生產廠采用原料、工藝參數不同,產品質量相差較大。甚至同一廠家的不同批次、不同時間生產的產品質量也有波動,這是我們產品與國外產品最大的區別。花王等公司的高效減水劑產品雜質含量少,水不溶物含量一般小于0.5%,而我國產品一般為3%左右;此外,對于游離甲醛含量和其它單體剩余量都有明確限制要求,而我國在此方面還沒有明確規定,有些產品在使用時有明顯的氣味,隨著環境要求的越來越嚴格,在標準中限制產品中的游離單體量(甲醛、萘)是完全有必要的。
5、研究開發
上述跨國公司都具有相當強的研究開發能力,具有先進完備的試驗設施和研究隊伍,多數已經形成完整的調研、基礎化學、混凝土施工技術與新產品的研究、生產開發體系。日本的SKW―MBT公司研究人員占全體員工32%,在美國、日本、歐洲設立三個中央研究所。花王公司從事研究開發的人員約600人,超過公司總人數的10%,下設9個研究所,其中基礎科學研究所主要與國內外大學、研究機構合作研究基礎課題,投入相當財力和物力進行研究開發。花王公司還專門配制一套1/10比例的小型商品混凝土攪拌站的配料、計量系統,以專門為外加劑應用提供各種數據。
花王花司投入的研究開發費用高達其銷售額的10%,其研究目的有二個,一是改進現有產品的質量,開發新產品擴大市場銷售,二是創造、培育和擴充新的業務領域。他們認為要研究真正具有商品價值的產品,必須從研究和開發決定著商品質量的關鍵原材料著手,以優質的原料提高產品的質量,以豐富的原料生產花樣齊全的產品。依靠原料的開發和改性工作,不斷擴大其技術研究領域。在開發新產品時遵循以下五項原則。
1、 對社會和消費者來說產品是否具有實用性;
2、 花王的創造性技術是否得到發揮;
3、 成本性能是否優于其他公司產品;
4、 能否獲得消費者的充分好評;
5、 在商品流通的全部過程中,是否具有準確傳達有關商品情報的能力。
6、結語
國外跨國公司經歷了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積累與發展,其企業規模、生產技術、管理經
營水平和研究開發能力都較我國的外加劑企業有很大的優勢,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盡管如此,國外跨國企業集團仍在為國際化市場的爭奪進行合并和重組,如SKW和MBT的兼并。我國企業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加強管理,加快體制改革,盡快發展起來,迎接國際化市場的挑戰。
>> 相關內容
- 2025第二屆中國(江西)國際綠色礦業博覽會,即將盛大開... (點擊:581 次)
- 2025第二屆中國國際煤炭及礦山技術裝備展覽會 (點擊:920 次)
- IE expo China 2025第二十六屆中國環博會 亞洲旗艦環保... (點擊:1039 次)
- 2025印尼國際煤炭及能源工業博覽會 暨印尼國際煤炭清潔... (點擊:961 次)
- 2025第二屆中國(江西)國際綠色礦業博覽會 (點擊:903 次)
- “絲路礦業合作論壇及第20屆中國新疆國際煤炭工業博覽... (點擊:897 次)
- 開局即沖刺!黃金展位爭奪白熱化 CTEF2025上海化工裝備... (點擊:875 次)
- 換熱器巨頭領銜亮相, CTEF上海化工展11月19-21日舉辦... (點擊:1036 次)
- 2025第五屆中國貴州國際能源產業博覽交易會 (點擊:1209 次)
#
最新技術資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