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煤灰是指從電廠粉煤爐煙道中收集得到的粉末,具有活性,可對混凝土使用性能進行改善。混凝土生產拌和中適當加入粉煤灰,能減少水泥劑量,改善和易性,避免環境污染,是一種一舉兩得的好方法。而粉煤灰產品質量至關重要,需要在使用前進行試驗檢測,保證檢測結果準確性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
1
粉煤灰細度檢測與結果準確性提高方法
檢測開始前,需將粉煤灰放置在105~110℃環境下持續烘干,當重量不再發生變化時,自然冷卻到室溫。檢測中所用天平的量程應不小于50g,分度值不超過0.01g;采用45μm的方孔篩,如果篩網已對150份樣品實施篩分,則要進行校正。篩析修正系數為0.8~1.2,如果修正系數在這一范圍以外,則要對試驗篩進行更換,同時做好清洗。由于該方孔篩的篩孔很小,所以篩析樣品通常不超過5份。
對噴嘴上口和篩網之間的距離進行檢查,確認是否處在2~8mm的范圍內,如果距離過小,將使篩網嚴重磨損;而距離過大會使壓力降低。利用負壓篩對樣品細度進行檢測時,需將負壓維持在4000~6000Pa范圍內,同時篩座要能靈活轉動。檢測初期,用小木槌輕擊篩蓋,防止篩蓋吸附大量樣品,篩析完成后,對篩余物進行觀察,當有黏篩現象發生時,要用毛刷進行處理,然后繼續篩析1~3min,到篩分完全為止。
檢測完成以后,應將篩網及其邊緣篩余物轉移至蒸發皿,同時避免毛絲等雜物掉進蒸發皿。在日常管理中對負壓篩實際密封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并做好收塵布袋的清理,避免因堵塞而造成壓力下降。
2
粉煤灰安定性檢測與結果準確性提高方法
對于C類粉煤灰,應按照規范做安定性檢測。檢測中,應先確定達到標準稠度時的用水量,常用方法有兩種,分別為標準法與代用法,包括水量保持不變與對水量進行調整。對新進人員而言,建議優先考慮代用法,這是因為這一方法較為簡單,僅兩次即可確定達到標準稠度時的用水量。無論采用哪一種檢測方法,之前都應該做好以下準備工作:維卡儀上的金屬棒可以自由滑動;在調整到試桿接觸玻璃板時指針應對準零點;攪拌機的實際運行保持正常。
2.1標準法
利用凈漿攪拌機進行攪拌,攪拌前先對攪拌機的葉片進行潤濕,向攪拌鍋中倒入一定量拌和水,再分別加入150g的粉煤灰與350g的水泥。在拌和過程中,在鍋座上平穩放置攪拌鍋,抬升到攪拌位置后,開啟攪拌機以低速當持續攪拌2min,15s以后將鍋壁及葉片上附著的粉煤灰、水泥刮至攪拌鍋的中間,最后開高速檔持續攪拌2min。
按照以下步驟對達到標準稠度時的用水量進行檢測:在拌和完成以后,將凈漿裝入試模,使用直邊刀對超出試模的漿體進行拍打,排除空隙,再于試模表層1/3的位置,傾斜試模切除多余的漿體,并使凈漿的表面能夠保持光潔。將制成的試模連同底板放入維卡儀,中心與試桿固定,然后降低試桿,使其與凈漿表面相接觸,再放松固定螺絲,使試桿在垂直方向上自由緩慢下沉至凈漿底部;當試桿不再下沉時,對底板和試桿間距進行量測,抬高試桿進行擦拭。以上過程必須在1.5min以內完成。當實測底板和試桿間距為5~7mm時,說明該凈漿達到標準稠度,則拌和時使用的水量即為達到標準稠度時的用水量,表示為P。
2.2 代用法
2.2.1調整水量法
拌和完成后,將凈漿裝進錐模,并使用直邊刀進行插搗和輕振,除去多余漿體。漿體抹平后放置到試錐的下方固定,降低試錐與凈漿表面齊平,然后突然放松試錐的固定螺絲,使其在垂直方向上緩慢沉入凈漿底部。當試錐不再下沉時,對下沉深度進行量測。以上過程必須在1.5min以內完成。當實測下沉深度為29~31mm時,說明該凈漿達到標準稠度,則拌和時使用的水量即為達到標準稠度時的用水量,表示為P。如果實測結果未處在29~31mm范圍內,則要對水量進行調整重復以上步驟,到達到這一范圍為止。
2.2.2 水量不變法
拌和完成后,將凈漿裝進錐模,并使用直邊刀進行插搗和輕振,除去多余漿體。漿體抹平后放置到試錐的下方固定,降低試錐與凈漿表面齊平,然后突然放松試錐的固定螺絲,使其在垂直方向上緩慢沉入凈漿底部。當試錐不再下沉時,對下沉深度進行量測。以上過程必須在1.5min以內完成。此時,根據實測結果,可采用下式對用水量進行計算:
P=33.4-0.185S(1)
式(1)中,P表示達到標準稠度時的用水量,單位:%;S表示試錐下沉深度,單位:mm。如果試錐下沉深度實測值小于13mm,則要用調整水量法進行檢測。
2.3 安定性檢測
2.3.1 測前準備
一份試樣要有兩個成型的試件,一個雷氏夾要有兩塊玻璃板,所有與凈漿相接觸的表面都要涂抹均勻涂抹一層油脂。
2.3.2 制作雷氏夾試件
在涂抹油脂后的玻璃板上放置雷氏夾,同時裝滿凈漿。在裝漿的過程中,一手扶住雷氏夾,一手用直邊刀進行插搗,抹平后加蓋玻璃板,用濕氣養護箱持續養護24h。
2.3.3 煮沸
對煮沸箱中的水位進行調整,確保煮沸時水位始終沒過試件,中途不允許加水,而且要在25~35min的時間段內煮沸。依次取下玻璃板和試件,對雷氏夾指針尖端間的距離進行量測,表示為A,結果精確至0.5mm,然后將試件放到沸煮箱中的架上,指針向上,在25~35min的時間段內加熱至沸騰,然后恒溫煮沸3h。
2.3.4 結果判別
在沸煮完成以后,排出熱水,打開蓋子,冷卻到室溫以后進行判別。對雷氏夾指針尖端距離進行量測,表示為C,結果精確到0.5mm。如果C與A的差值在5.0mm以內,則說明安定性良好;如果C與A的差值在5.0mm以上,則需要重新檢測,將重新檢測的結果作為基準進行判別。
3
粉煤灰需水量比檢測與結果準確性提高方法
(1)對攪拌鍋與攪拌葉間隙進行定期檢查,如果間隙較大,則無法使樣品得到充分攪拌;而間隙較小時,標準砂易攪碎,對中級砂粒徑造成影響,使結果產生誤差。
(2)日常管理中用浸濕的棉布對搗棒、臺面及內壁進行擦拭,并在臺面的中部加蓋一層濕棉布。
(3)在搗壓完成以后及時取下模套,使小刀略微傾斜,由中間開始不斷向兩邊分次抹砂,并擦去掉落在桌面的膠砂。在垂直的方向上提起截錐圓模,啟動跳桌,按照1s/次的頻率共完成25次跳動。
(4)對流動度進行試驗檢測時,從開始加水一直到擴展直徑量測完畢,需要在6min以內完成。
(5)對流動度的擴散直徑進行量測時,應按刻度線找到兩條保持垂直的線來完成量測。不可隨意量測和采用鋼直尺進行直接量測,這些都會影響結果的準確性。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除以上要點外,在試驗檢測中還應做好設備檢定及校準,日常里加強維護與保養,確保處在最佳的工作狀態。養護箱與試驗室等都要按照現行規定進行控制,檢測人員積極參與培訓,掌握不同產品與方法的技術標準。以此從根本上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度。
- 粉煤灰(基)地聚物膠凝材料重點實驗室(籌)通過審查... (點擊:1110 次)
- 針對建筑垃圾、粉煤灰等突出問題進行現場檢查,生態環... (點擊:4544 次)
- 恭賀!投資約5000萬元粉煤灰項目建成投產! (點擊:9137 次)
- 呼和浩特市推進粉煤灰基土壤調理劑鹽堿地改良綜合利用... (點擊:8146 次)
- 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馬淑花:粉煤灰改良鹽堿地 (點擊:3383 次)
- 【前沿技術】成本低于同類混凝土 25%以上,以粉煤灰, ... (點擊:34844 次)
- 峰會戰略合作媒體《粉煤灰綜合利用》雜志介紹,歡迎訂... (點擊:10995 次)
- 【福利】征集粉煤灰等固廢利用行業優秀適用技術、裝備... (點擊:21881 次)
- 劣質粉煤灰人造輕骨料項目,將實現劣質粉煤灰綠色環保... (點擊:22444 次)
最新技術資訊
更多>>- 2025第二屆中國(江西)國際綠色礦業博覽會,即將盛大開幕!
- 2025第二屆中國國際煤炭及礦山技術裝備展覽會
- 掘金西部“新”機遇!2025成都國際化工裝備博覽會盛勢啟航!
- 2025工業固廢與建筑垃圾綜合利用及工業污泥協同處置戰略合作論壇邀請函
- IE expo China 2025第二十六屆中國環博會 亞洲旗艦環保展,環保企業多維提升的平臺沃土...
- 【技術分享】以粉煤灰、赤泥、尾礦、氣化渣、煤矸石等 工業固廢為基本原料制備高性能...
- 【技術分享】助力“雙碳”目標,響應低能耗綠色建筑趨勢,一種粉煤灰及其它固體廢渣復...
- 一種利用固體廢渣制備人造砂子、石子、砂粉料的制備方法
- 粉煤灰“超細活化”成建筑新資源
- 循環利用粉煤灰的發明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