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來,廣東屢屢成為空氣“十佳”城市最多的省份,截至2017年底,比國家要求的時間提前三年實現空氣質量整體達標,在多方面取得可觀成績。
連續三年全省空氣質量整體達標后,在今年的地方兩會上,廣東提出新目標:到2030年至2035年,力爭實現全省PM2.5年均濃度達到25微克/立方米以內(世界衛生組織第二階段標準)。為達成以上目標,打贏藍天保衛戰,新一輪廣東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從削減燃煤總量和清理“散亂污”企業開始,著力實施源頭治污,大幅減少污染物排放。同時,廣東還收嚴了各類型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加大對重點地區工業進行超低排放改造。此外,VOCs將成為重點防控對象。根據5月份印發的《廣東省揮發性有機物(VOCs)整治與減排工作方案(2018-2020年)》,到2020年基本建成 VOCs精細化防控管理體系;2019年年底前各市應依法依規完成涉 VOCs“散亂污”企業清理整頓工作。
廢氣治理最強陣容亮相中國環博會廣州展
隨著一些列政策規劃的密集出臺,廣東地區大氣治理產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從即將于9月18-20日在廣交會琶洲展館開幕的華南最大規模、最高品質環保展——第四屆中國環博會廣州展的主辦方了解到,今年展會的大氣治理展區已突破1萬平米,業務范圍包含廢氣治理、廢氣監測、除塵過濾等技術的企業超過150家,同比增長40%。從側面印證了廣東乃至華南地區巨大的工業廢氣治理市場影響力和活躍度。
近來風頭無二的盈峰環境,一舉拿下此次展會300平米豪華展示空間,將攜旗下宇星科技、上風環保、綠色東方等子公司全面展示以環境監測為龍頭的國內領先高端裝備制造+環境綜合服務。除此之外,格源環保、廣州市環境保護設備廠、新環環保、肇慶德通、桑涂環境、匯鵬環保、青島嶗應、高斯寶環境、顥禾環保、青島和誠、亮月亮光電、可瑞斯環保、南海銳朗、君睿光電等“技術智囊團”將帶來上VOCs治理、超低排放、煙氣監測、除塵過濾等最具應用價值和實效的大氣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
同期高端論壇直擊大氣治理熱點議題
為密切貼合政府生態改革政策、緊跟華南環境污染態勢、促進環保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扎實推進環保行業發展。2018年,中國環博會廣州展求新思變,將“中國環博會創新技術大會”正式更名為“華南生態環境創新技術大會”,著眼用平臺的力量助力華南環保產業技術革新與繁榮發展。
“華南生態環境創新技術大會”將呈現20余場環境治理技術高端論壇,匯聚政策制定部門、行業協會、工業廢氣治理問題領域專家以及國內外環保知名企業聚首交流,碰撞思想智慧。
其中,備受觀眾青睞的“廣東重點行業VOCs污染治理與監測技術交流會”,2018年再度來襲,將針對石化、包裝印刷、制藥等重點行業展開具體技術交流。
擬定議題:
l? 廣東 VOCs 三年整治與減排方案執行進度與任務分解(最新政策)
l? 廣東省揮發性有機廢氣監測體系構建(政策)
l? 利用沸石轉輪技術優化 VOC 減排過程及產品適用性分析
l? 工業污染源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測系統應用與運維
l? 噴涂有機廢氣治理設備及成套技術研究開發(噴涂)
l? 煉化行業 VOCs 廢氣治理典型技術與工程實例(煉化)
l? 熱力焚燒及余熱回收技術在有機廢氣處理工程中的實踐(包裝印刷)
l? 冷凝吸附技術助力油氣回收達標排放(石油石化)
l? 組合技術在 VOCs 治理項目中的運用(綜合解決)
l? 催化燃燒處理涂裝 VOCs 應用及催化劑改進(涂裝)
l? 物聯網+大數據平臺在大氣監測中的創新型應用
參觀登記火熱開啟
今年9月,中國環博會廣州展作為華南地區最大規模、最高品質、最具創新的環保盛會,將匯聚環保領域各界大咖以及最前沿科技知識力量,全方位展示大氣領域最新設備與解決方案。
目前觀眾參觀登記系統已火熱開啟,提前注冊參觀不僅能在展前快遞獲得入場胸卡,免去現場排隊,更有展前預覽、預登記好禮相送。詳情點擊:http://gz.ie-expo.cn/ForVisitors/Register
- 國家力推!全固廢免燒膠凝技術入選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 (點擊:706 次)
- 2025第二屆中國國際煤炭及礦山技術裝備展覽會 (點擊:971 次)
- IE expo China 2025第二十六屆中國環博會 亞洲旗艦環保... (點擊:1078 次)
- 2025環博會供排水管網更新專題展,搶抓藏在地下管網里... (點擊:1036 次)
- 2025第六屆北京垃圾分類及有機廢棄物處理設備技術展覽... (點擊:1215 次)
- 以“展”提“質” 賦能西南 2024成都國際石油和化工技... (點擊:3791 次)
-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全國碳交易市場今年底將納入鋼... (點擊:3206 次)
- 奮楫爭先·向質而行!2024成都國際石油和化工技術裝備... (點擊:2841 次)
- 2024河北礦山安全技術與裝備 暨第二屆煤礦先進適用智能... (點擊:5609 次)
最新技術資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