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冀的霧霾,主要是由內蒙、陜西、山西三個省區為主要污染源造成的嗎?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柴發合研究員:大量的觀測分析和模式研究表明,京津冀大氣重污染主要是本地積累加上外地傳輸導致的。其中,京津冀自身的排放量大是最主要因素,對PM2.5污染的貢獻為70%左右。
京津冀區域人口密集,煤炭消費量大,單位面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排放量分別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4倍和5倍。在冬季采暖期間,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都明顯增加,是重污染天氣高發的根本原因。一旦氣象條件不利,就可能形成重污染。
周邊省市的區域傳輸對京津冀PM2.5污染的貢獻占30%左右,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山東、河南。山西、內蒙和陜西的排放對京津冀PM2.5污染也有一定的貢獻,但不是污染的主要原因。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徐祥德院士: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認為,風電場對下游幾公里到幾十公里范圍的地面風速有明顯影響,但超過100公里之外,影響可忽略不計。以北京為例,北京距離內蒙古400多公里,距離張家口約200公里。所以內蒙古和張家口地區的風電不會對北京地區風速產生顯著影響。
防護林帶對風場的作用主要是大氣邊界層以下的近地層影響。而能驅散京津冀區域重污染天氣的冷空氣影響范圍垂直方向遠遠超過邊界層或1500米以上。三北防護林不可能阻擋冷空氣或寒潮,影響下游大范圍區域風場。
北京大學謝紹東教授:PM2.5的來源非常復雜,可以分為一次來源與二次來源。一次來源又可分為人為源與自然源。人為污染源是指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形成的污染源,包括工業、農業、交通運輸、生活;自然源包括火山爆發、森林火災、土壤和巖石的風化等。
二次源是指各污染源排出的氣態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和氨等,經過反應而生成的二次細顆粒物。
大氣中PM2.5的主要化學組分包括:有機物質、元素碳、硝酸鹽、硫酸鹽、銨鹽、氯鹽等。各地來源解析結果表明,目前PM2.5的主要來源是燃煤、工業、機動車、揚塵和生物質燃燒等。
各城市和地區視產業結構等有所不同,例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工業和能源生產行業排放較少,機動車對PM2.5的貢獻相對較大。

12月20日,在從福州飛往北京的國航CA1808航班上,記者隨著飛機一路向北飛拍下了舷窗外的景象。北京于16日20時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目前霧霾天氣持續。
清華大學賀克斌院士:數據反映京津冀區域大氣PM2.5濃度在逐年下降。2013年,北京的PM2.5年均濃度為89.5微克/立方米;2014年降到85.9微克/立方米;2015年繼續下降,為80.6微克/立方米。
截至目前,北京市今年的PM2.5平均濃度為69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9.2%;河北省的PM2.5平均濃度為70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9.1%。
今年北京、天津、河北的優良天都比去年小幅增加。入冬后重污染天氣頻發,表明下一步要繼續強化京津冀區域冬季污染防治工作,把冬季采暖期間的污染物排放強度降下來。
清華大學王書肖教授:污染的治理很難一蹴而就。京津冀區域正處在工業化和后工業化過程疊加的時期,燃煤、工業、機動車和居民生活排放量都處于高位,大氣污染防治任務還很艱巨。
要徹底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必須堅持不懈地扎實推進污染物減排工作。我們既要對區域聯防聯控應對重污染天氣有信心,也要對大氣污染治理的長期過程有耐心。只要全社會共同減排,重污染天氣就會越來越少,環境空氣質量就會越來越好。
北京工業大學程水源教授:北京本地污染源貢獻中,機動車排放占比為31.1%,燃煤占22.4%,工業生產占18.1%,揚塵占14.3%。因此北京市重點控制機動車污染是十分必要的。
控制機動車排放僅是治理空氣污染的一個環節,北京市還實施了很多其他措施,如大力壓減燃煤、民用散煤清潔化、燃煤小鍋爐和“散小亂污”企業的淘汰治理、建筑施工揚塵管控等。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各省市也持續推進散煤清潔化替代、燃煤小鍋爐“清零”工程、“散小亂污”企業關停淘汰任務、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強化機動車污染防治等措施,減少燃煤、特別是冬季散煤使用量,提高工業企業治污效率等。

12月20日18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霾橙色預警:預計,20日20時至21日20時,北京中南部、天津、河北中南部、山西、山東中西部、河南、陜西關中、湖北北部、蘇皖北部、遼寧中西部等地有中度霾,其中,北京中南部、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中北部、山東中西部、陜西關中、遼寧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重度霾。
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王自發研究員:據估算,我國每年燃燒天然氣產生的氣態水在3億噸左右,假如全部轉化成液態水,僅占大氣中可降水量的幾十萬分之一,影響微乎其微。“煤改氣”不會顯著增加北京市大氣濕度,不是當地“豐富水汽”主要來源。
南開大學馮銀廠教授:“煤改氣”如果采用了低氮燃燒技術,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就會降低。我國脫硝比脫硫起步晚,近年來氮氧化物濃度下降并不像二氧化硫那么顯著。不能因為氮氧化物濃度沒有明顯下降,顆粒物污染依然嚴重,就說是“煤改氣”造成的,是不科學的。
衛星云圖上的中國影影綽綽,中東部和東北部一片片灰暗,訴說著中國“成長中的煩惱”。霧霾,該拿它如何是好?
治霾沒有速效藥,國外那些曾身陷“霾伏”的城市,也都經歷長期系統治理,有些仍在和霧霾戰斗。辦法總比困難多,多管齊下的最終目的都是:減排、減排、再減排!
機動車尾氣是霧霾“元兇”之一。治理它,要分短期和長遠兩手。
此前有數據顯示,機動車限行措施可讓巴黎市區車流量減少約18%,與道路交通相關的可吸入顆粒物濃度降低15%,氮氧化物濃度降低20%。
從長遠看,政策對路,會大大減少車輛排放污染。比如曾經的“霧都”倫敦采取的低污染排放區政策等,也都卓有成效。倫敦市政府還計劃在20年內減少9%的私家車流量,降低12%的尾氣排放。
技術給力,“刀”才鋒利。洛杉磯曾飽受光化學煙霧困擾,這種煙霧由汽車尾氣和工業設施排放氣體混合形成。上世紀60年代末,催化式排氣凈化器出現,解決了汽油燃燒不完全的問題。10多年后,洛杉磯所有汽車基本全部安裝凈化器。此舉被認為是洛杉磯成功治理空氣污染的重要步驟。
此外,洛杉磯還推廣更高的燃油效率標準、使用清潔發動機等。技術進步、政策嚴格,讓洛杉磯的空氣污染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決。洛杉磯所在的加利福尼亞州,目前汽車尾氣中的污染物只有30多年前的1%。
拿污染工業“開刀”
漫長的霧霾“突圍”之路需要對污染“大戶”動手。
上世紀60年代污染加劇,促使德國對環保問題日益重視,在法律及管理條例中就工業設施排放、燃料中鉛含量、大型燃燒設備排放等作出具體規定。系列措施出臺迫使大量工業企業安裝煙氣洗滌設備,對燃料進行脫硫處理……幾十年間,德國空氣質量明顯改善。1952年發生“毒霧”事件后,英國政府立法劃定禁止燃燒煤炭的“煙塵控制區”,大力推動天然氣取代煤炭,淘汰落后產業,將倫敦所有燒煤的火電廠關停或遷出。
長期舉措往往能治根本,而有針對性的臨時措施則收效更快。巴黎去年3月遭遇霧霾時,也曾要求工廠采取污染排放最低的生產模式,有效加快了“除霾”進程。
不過,一有霧霾就采取“寧可錯殺,不可錯漏”的態度,工廠全關、車輛全禁,顯然不科學。生活要繼續,經濟需發展,只有調整經濟結構、升級產業,逐步消滅污染源,才是可持續發展之道。
拿違法違規者“開刀”
有了健全的法律法規,更需要堅定不移的“鐵腕”執行力。
據巴黎警察局統計,在本次對機動車實行單雙號限行的4天內,共有4.2萬輛次機動車接受了巡警的監察,其中有2200輛次機動車的駕駛員因違反限行規定而被處以罰款,可見處罰力度之大。
當然,能否將各類相關政策落到實處,不能僅靠執法者單方面的努力,還必須有更細更全的政策法規與之配套,這樣才能確保這些政策在實踐中可以執行。
在相關機構和專業人員方面加強建設也十分必要。如加州環保署有5個部門,其中大氣質量局有約1000人專門監管汽車尾氣等“移動污染源”。
與洛杉磯的汽車尾氣污染、倫敦的燃煤煙霧相比,中國的霧霾成因更復雜,屬于高度復合污染,有煤污染,有機動車高速增長的因素,有建材、水泥等工業污染。應對這些污染,需要多種措施齊頭并進。
當然,中國的治霾決心毋庸置疑。去年,中國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的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提出,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如果減排目標能夠實現,按有關專家的評估,霧霾污染將降低約42%。
(本組稿件綜合新華社、人民網、中國天氣網等)
- 2025石家莊礦業展會聚焦非煤礦山發展,共繪行業新藍圖... (點擊:848 次)
- “蒸發結晶圈”企業如何向“新”而行?11月CTEF上海化... (點擊:1164 次)
- 4月來上海環博會,預見中國水泵行業四大發展趨勢 (點擊:6716 次)
- 展商名單公布 | 覓徑高質量發展,環博會廣州展9月20日... (點擊:2674 次)
- 西部最大環保展將于7月12日在成都開幕,為高質量發展裝... (點擊:3125 次)
- 【關注】減污降碳,多污染物協同治理倍受關注!4月上海... (點擊:2777 次)
- 2023絲路綠色建筑產業(西安)發展大會 邀請函 (點擊:2900 次)
- 第十七屆榆林國際煤博會亮點集錦,多維度助力能源企業... (點擊:3220 次)
- 脫硫石膏/磷石膏全面發展的歷史及未來前景! (點擊:4716 次)
最新技術資訊
更多>>- 國家力推!全固廢免燒膠凝技術入選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2025上海固廢論壇重磅...
- 2025第二屆中國(江西)國際綠色礦業博覽會,即將盛大開幕!
- 掘金西部“新”機遇!2025成都國際化工裝備博覽會盛勢啟航!
- 2025工業固廢與建筑垃圾綜合利用及工業污泥協同處置戰略合作論壇邀請函
- IE expo China 2025第二十六屆中國環博會 亞洲旗艦環保展,環保企業多維提升的平臺沃土...
- 【技術分享】以粉煤灰、赤泥、尾礦、氣化渣、煤矸石等 工業固廢為基本原料制備高性能...
- 【技術分享】助力“雙碳”目標,響應低能耗綠色建筑趨勢,一種粉煤灰及其它固體廢渣復...
- 一種利用固體廢渣制備人造砂子、石子、砂粉料的制備方法
- 粉煤灰“超細活化”成建筑新資源
- 循環利用粉煤灰的發明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