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莫任性!環保企業海外行不能“說走就走”
發布時間: 2016-06-12 15:28 查看: 1742次
國外技術需要中國動力,如果能把技術產品帶到中國來,既解決了中國的環境治理問題,又加速了國外技術的成長。
不少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現在遇到的環境問題恰恰是我國剛剛經歷的,相比發達國家,我國環保企業經驗更豐富。
去年以來,環保行業掀起海外并購熱潮,今年更盛。根據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以下簡稱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的統計,2016年第一季度,環保領域就發起了6起對外收購,總額達128億元,是去年海外并購總額的兩倍多。
根據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的統計,2016年第一季度,環保領域就發起了6起對外收購,總額達128億元,是去年海外并購總額的兩倍多。資料圖片
隨著“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的推進,越來越多的環保企業“走出去”。而在這條路上,他們是否做好了準備,有何競爭優勢,怎么走得更遠,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博天環境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趙笠鈞表示:“環保企業需要走出去,但不能盲目地‘說走就走’,而是要在行業自身能力不斷提升的基礎上,以更開放、包容的心態,有準備地走出去?!?/div>
海外并購與技術合作“齊步走”
“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進一步豐富了國際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的機會
我國環保企業“走出去”已經有一段時間,多年前開始,不少環保企業已經憑借其技術、管理和成本等綜合優勢獲得海外項目訂單,相繼開拓了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南美等國際市場,為產業國際化發展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嘗試。
近兩年,國內環保企業更多通過海外并購的方式布局全球市場。比如北京控股有限公司以14.38億歐元收購德國廢物管理公司EEW,被稱為中國環保企業發起的最大海外并購案。
除國企“大手筆”并購,民營企業“走出去”更注重技術合作。比如不久前的海外并購的案例:成都天翔收購德國BWT 公司;北京雪迪龍收購兩家環保企業,其中包括比利時一家生產檢測器及色譜儀的專業公司。
“中國環保企業從2005年的5000多家發展到現在的5萬多家,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競爭也很激烈?!壁w笠鈞在去年舉辦的中阿環保合作論壇上表示。
一方面,國內一些市場逐漸飽和,甚至出現產能過剩,不少環保企業開始尋求海外市場。另一方面,近年來海外一些相對欠發達的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步調加速,對環保以及飲用水安全等問題日趨重視,來自海外市場的需求愈發旺盛。
而近兩年來加速環保企業“走出去”的,是國家推行的“一帶一路”戰略。同時,亞投行、絲路基金的設立,為“走出去”帶來了資本的力量。
“‘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進一步豐富了國際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的機會。多重利好之下,環保企業‘走出去’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機。”趙笠鈞說。
如何改變“低質低價”印象
加強對品質的持續關注和追求,業務國際化還要形成跨國化團隊
曾有業內人士認為,我國環保企業參與全球經濟競爭,必須要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在目前國際分工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的情況下,應推動環境技術產品走出去,促進企業跨國經營,開拓國際市場,從而得以在更高層次參與國際分工。
趙笠鈞則認為,我國環保企業把國內積累的治理經驗逐漸帶到其他國家是必然的,但我國企業目前在國際上給人留下的是“低價低質”的印象。要在國際社會改變這一固有印象,環保企業“走出去”之前要做的準備還很多。
首先,要加強對品質的持續關注和追求。“我國有世界上最先進、最實用的環保技術,如果我們能夠抓住‘一帶一路’的政策機遇,同時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開展投資并購的產業布局,引入歐美早期先進的環境治理技術和設備,就能提升我們的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獲得更大的利潤。”趙笠鈞說。
其次,不僅業務要國際化,還要形成跨國化的團隊。趙笠鈞認為,國際化與跨國化不一樣。國際化只需要企業把產品銷往海外,但跨國化是要在海外建立辦公室,組建本地化的團隊,實現跨文化的協同。
博天環境集團從2009年就成立了專注于海外市場的海外事業部,后來改名為國際業務部,著手雙語團隊培養、國際政策法規和項目經驗的對標等重要的前期積累工作,陸續承接了世界銀行、亞洲銀行以及跨國公司的各類國際項目。
趙笠鈞認為,我國環保企業真正“走出去”,應該站在全球視野上,看看我們的并購是否與全球化的戰略相協同,對自身成本協同、競爭力的提升有沒有幫助。2014年,博天環境投資了丹麥的一家擁有先進正滲透技術的公司,成為其在跨國化發展領域內邁出的重要一步。
“國外技術需要中國動力?!壁w笠鈞在此前的一次活動中曾向加拿大前總理建議。以加拿大的清潔技術為例,其清潔技術出口份額在全球的比例,從2008年的2.4%下降到現在的1.3%。如果能把技術產品帶到中國,既解決了中國的環境治理問題,又加速了加拿大技術的成長。
“我現在每天早上7點到辦公室,學習1個小時英語?!壁w笠鈞正在以自身的行動帶領整個團隊向跨國化發展邁進。2015年,博天環境集團在東歐、非洲、中南美和中亞等地贏取的項目總額超過5億元。
如何取信海外客戶?
面對誤解或不信任,需要與客戶更多地溝通和交流
中國環保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常?!八敛环薄!捌髽I常常被誤解或不受信任,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了解還是不夠?!壁w笠鈞認為,我國環保企業“走出去”有差距也有優勢。
實際上,我國有全球最大的環保市場,也面臨最復雜的環境問題,催生了很多掌握環境問題解決方案和核心技術的企業。
“我們需要和國外的客戶更多地溝通和交流。”趙笠鈞提到他在中阿環保合作論壇上遇到的情況,一些來自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環境負責人普遍傾向于找歐美發達國家的企業解決環境問題。
而趙笠鈞向他們解釋:“你們現在的問題恰恰是過去的十年、二十年我們中國所面臨的問題,所以我們有解決的經驗。而這些問題對于歐美國家來講,已經有幾十年沒有面對過,有經驗的工程師可能已經不在一線,相比而言,中國的企業可能更合適?!?/div>
以阿拉伯國家為例,目前阿拉伯國家首先需要解決的是供水問題,其次是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問題。過去30~40年,中國經歷了十分復雜的環境治理過程,積累了豐富的環境保護技術,這些技術對于阿拉伯國家來說是非常實用的。
小企業要“抱團取暖”
環境商會協助企業跨越不同地區環境法規和政策差異,增進相互了解
中國環保企業“走出去”已經很多年了,有經驗也有教訓。目前,我國環保企業“小而散”,如何讓更多中小企業走出去,趙笠鈞給出了一條路徑——“抱團取暖”。
“先‘走出去’的一定是大企業,因為他們有能力對國外市場做更多研究、聘請國際化人才,一旦遭遇風險,不至于傷筋動骨,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對于小企業來說,可以‘抱團取暖’,甚至‘借船出?!?,和大企業捆綁在一起較為穩妥。”趙笠鈞認為。
在他看來,“走出去”是個系統性的工作,要放眼全局做部署。小企業和大企業“抱團出?!?,既有利于小企業開闊眼界,提升對世界的認知,從而提高產品質量;也有利于大企業擺正心態,認清差距,積極與世界接軌。
未來,環境商會也將把為環保企業提供更多“走出去”的支持作為重點工作之一,以更大的力度組織中外環保企業間的交流活動,協助企業跨越不同地區環境法規和政策差異,增進相互了解,抓住時代機遇。
“無論國內企業還是國外企業,在合作過程中都要有開放、包容的心態。”趙笠鈞介紹說,有一家以色列公司曾經找到博天,希望合資建廠,但十分擔心其技術被偷學。
這是在中外合作時經常遇到的情況,趙笠鈞對此的看法則很豁達: “合作一定要建立在相互理解和足夠信任的基礎上,尋找比較優勢,尋求共贏。合作不是擔心自己失去了什么,而是要更注重雙方是否獲得了更多?!?/div>
而反觀我國環保企業自身,趙笠鈞則建議,“企業一定要善于學習,敢于擁抱變化,及時做出調整,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商業的叢林法則?!彼麖娬{,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企業自身的能力建設;同時,如果能夠抱團,大手拉小手,也會有一定幫助。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崔煜晨
>> 相關內容
- 掘金西部“新”機遇!2025成都國際化工裝備博覽會盛勢... (點擊:917 次)
- IE expo China 2025第二十六屆中國環博會 亞洲旗艦環保... (點擊:1128 次)
- “絲路礦業合作論壇及第20屆中國新疆國際煤炭工業博覽... (點擊:954 次)
- 【投產】包頭市工業固廢資源化項目“波普和豐地聚物”... (點擊:1230 次)
- “蒸發結晶圈”企業如何向“新”而行?11月CTEF上海化... (點擊:1199 次)
- CTEF2024|國際推廣火力全開,海外買家踴躍參與,11月上... (點擊:1510 次)
- 以“展”提“質” 賦能西南 2024成都國際石油和化工技... (點擊:3832 次)
- 迎“萬億”市場?!化工裝備巨頭企業9月11-13日進“川... (點擊:5586 次)
- 深圳環博會“專精特新專區” 重磅來襲! (點擊:13273 次)
#
最新技術資訊
更多>>- 國家力推!全固廢免燒膠凝技術入選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2025上海固廢論壇重磅...
- 2025第二屆中國國際煤炭及礦山技術裝備展覽會
- 掘金西部“新”機遇!2025成都國際化工裝備博覽會盛勢啟航!
- 2025工業固廢與建筑垃圾綜合利用及工業污泥協同處置戰略合作論壇邀請函
- IE expo China 2025第二十六屆中國環博會 亞洲旗艦環保展,環保企業多維提升的平臺沃土...
- 【技術分享】以粉煤灰、赤泥、尾礦、氣化渣、煤矸石等 工業固廢為基本原料制備高性能...
- 【技術分享】助力“雙碳”目標,響應低能耗綠色建筑趨勢,一種粉煤灰及其它固體廢渣復...
- 一種利用固體廢渣制備人造砂子、石子、砂粉料的制備方法
- 粉煤灰“超細活化”成建筑新資源
- 關于粉煤灰循環利用的發明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