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改委重調節能減排 五年一考改為一年一考
發布時間: 2008-08-11 00:00 查看: 2606次
面對“十一五”后三年節能減排形勢,國家發改委重新調整考核辦法。
記者獲悉,在日前結束的國家發改委“第31期發展改革研究班”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就節能減排形勢和下一步措施作了主題發言。
國家發改委將從今年起,把各地區年度GDP能耗降低任務、減排任務和“十一五”節能任務完成進度相銜接,即后三年要量化每年能耗降低、減排任務,考核完成進度。
這意味著未來三年,各地區不能再以2010年未到做理由,節能目標將以年度量化標準、進度完成程度等新考核方式考驗著各地官員。
隨著考核辦法的重新調整,國家發改委亦表示,要出臺包括一系列經濟激勵政策在內的節能減排措施。
五年一考改為一年一考
對各地區節能加入一個年度量化指標和完成進度考核要素,來自于現實考慮:“十一五”節能目標完成進度跟不上時間進度。
根據國家“十一五”計劃,到2010年,我國單位GDP能耗需要比2005年下降20%,平均每年需要比上年下降4%以上。而2006年這個數字是1.79%、2007年是3.66%,全國平均來看,單位GDP能耗下降都沒達到4%的要求。
“進度表明是完成了5年總任務的比例。”發改委能源所能源系統分析和市場分析研究室主任姜克雋對記者分析,“進度小的,意味著未來三年節能壓力很大。” 如按年均完成20%目標看,未來節能壓力大的地區包括青海、海南等多達13個左右。按照日前發改委公布的2007年各省(區、市)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結果,新疆、海南、青海3個地區完成的進度低于20%。
今年是對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的第一年(即今年正式公布前兩年各地節能完成情況,并給予相應的“處理措施”)。但節能“答卷單”呈現出的不容樂觀節能狀況,促使發改委調整考核方式。
“有的地方低報年度節能目標,雖然完成了年度節能任務,但于完成‘十一五’目標差距卻很大。”發改委有關數據顯示。
“國家沒有硬性規定每年完成多少任務,目前各地年度節能、減排目標都是地方各自上報給國家的。”上述發改委人士表示,這樣導致有些地方低報當年節能目標。
針對此,發改委的思路是,從今年起,節能減排考核方法將調整為,不僅僅考核年度GDP能耗降低目標,也要考核完成“十一五”節能任務的進度情況。
當然,除此因素外,一些“剛性”要素也是導致目前節能減排形勢的原因。“新上了很多節能設備和新技術,可能未來三年才能見到效果。”姜克雋稱。
節能減排債券可能被推出
為完成節能減排任務,一系列經濟激勵政策可能被推出。排在首位的是“適時理順資源性產品價格”和完善生物質能發電價格管理辦法。
“資源性產品價格涉及利益關系的重大調整,社會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等問題,推進難度比較大。”解振華稱。
業內人士分析,盡管如此,但作為解決節能減排問題的根本舉措,“適時”調整資源性價格是必然趨勢。
發改委今年要繼續推進已實施的相關經濟政策。
如推進環保收費改革,2010年前將排污費調整到位;推進排污權有償取得和交易試點;落實好符合條件的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環保有關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鼓勵先進節能環保技術設備及其關鍵零部件進口。
另外,一系列新經濟政策也開始醞釀。如研究出臺企業新購入的節能和環保設備所含增值稅進項稅金在其銷項稅金中抵扣政策;建立實施礦業權設置方案審查制度;啟動環境稅方案研究設計。
同時,一項新的經濟政策可能被推出,即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節能減排方面的企業債券。
而在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中引入一個類似環評的“能耗評審制度”――起草《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條例》,也正在發改委環資司醞釀中。
發改委旨在通過這一“能評”措施方案,不僅控制能耗的過度增長,更重要的是通過對能評在一定規模以下的項目實行備案,主管部門能夠掌握新項目的用能情況。
記者獲悉,在日前結束的國家發改委“第31期發展改革研究班”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就節能減排形勢和下一步措施作了主題發言。
國家發改委將從今年起,把各地區年度GDP能耗降低任務、減排任務和“十一五”節能任務完成進度相銜接,即后三年要量化每年能耗降低、減排任務,考核完成進度。
這意味著未來三年,各地區不能再以2010年未到做理由,節能目標將以年度量化標準、進度完成程度等新考核方式考驗著各地官員。
隨著考核辦法的重新調整,國家發改委亦表示,要出臺包括一系列經濟激勵政策在內的節能減排措施。
五年一考改為一年一考
對各地區節能加入一個年度量化指標和完成進度考核要素,來自于現實考慮:“十一五”節能目標完成進度跟不上時間進度。
根據國家“十一五”計劃,到2010年,我國單位GDP能耗需要比2005年下降20%,平均每年需要比上年下降4%以上。而2006年這個數字是1.79%、2007年是3.66%,全國平均來看,單位GDP能耗下降都沒達到4%的要求。
“進度表明是完成了5年總任務的比例。”發改委能源所能源系統分析和市場分析研究室主任姜克雋對記者分析,“進度小的,意味著未來三年節能壓力很大。” 如按年均完成20%目標看,未來節能壓力大的地區包括青海、海南等多達13個左右。按照日前發改委公布的2007年各省(區、市)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結果,新疆、海南、青海3個地區完成的進度低于20%。
今年是對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的第一年(即今年正式公布前兩年各地節能完成情況,并給予相應的“處理措施”)。但節能“答卷單”呈現出的不容樂觀節能狀況,促使發改委調整考核方式。
“有的地方低報年度節能目標,雖然完成了年度節能任務,但于完成‘十一五’目標差距卻很大。”發改委有關數據顯示。
“國家沒有硬性規定每年完成多少任務,目前各地年度節能、減排目標都是地方各自上報給國家的。”上述發改委人士表示,這樣導致有些地方低報當年節能目標。
針對此,發改委的思路是,從今年起,節能減排考核方法將調整為,不僅僅考核年度GDP能耗降低目標,也要考核完成“十一五”節能任務的進度情況。
當然,除此因素外,一些“剛性”要素也是導致目前節能減排形勢的原因。“新上了很多節能設備和新技術,可能未來三年才能見到效果。”姜克雋稱。
節能減排債券可能被推出
為完成節能減排任務,一系列經濟激勵政策可能被推出。排在首位的是“適時理順資源性產品價格”和完善生物質能發電價格管理辦法。
“資源性產品價格涉及利益關系的重大調整,社會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等問題,推進難度比較大。”解振華稱。
業內人士分析,盡管如此,但作為解決節能減排問題的根本舉措,“適時”調整資源性價格是必然趨勢。
發改委今年要繼續推進已實施的相關經濟政策。
如推進環保收費改革,2010年前將排污費調整到位;推進排污權有償取得和交易試點;落實好符合條件的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環保有關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鼓勵先進節能環保技術設備及其關鍵零部件進口。
另外,一系列新經濟政策也開始醞釀。如研究出臺企業新購入的節能和環保設備所含增值稅進項稅金在其銷項稅金中抵扣政策;建立實施礦業權設置方案審查制度;啟動環境稅方案研究設計。
同時,一項新的經濟政策可能被推出,即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節能減排方面的企業債券。
而在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中引入一個類似環評的“能耗評審制度”――起草《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條例》,也正在發改委環資司醞釀中。
發改委旨在通過這一“能評”措施方案,不僅控制能耗的過度增長,更重要的是通過對能評在一定規模以下的項目實行備案,主管部門能夠掌握新項目的用能情況。
>> 相關內容
- 2025東北(長春)第十九屆建筑節能、 新型墻材展及設備... (點擊:5916 次)
- 2023東北(長春)第十七屆國際建筑節能產品、新型墻材... (點擊:2799 次)
- 2022東北(長春)第十六屆國際建筑節能產品、新型墻材... (點擊:3606 次)
- 第18屆絲路(西安)建筑節能暨綠色建筑技術與裝備展覽... (點擊:3915 次)
- 2021東北(長春)第十五屆國際建筑節能產品、新型墻材... (點擊:4068 次)
- 2020東北(長春)第十五屆國際建筑節能產品、新型墻材... (點擊:4703 次)
- 第十六屆西安國際建筑節能暨綠色建筑技術與裝備博覽會... (點擊:3974 次)
- EP電力展十月在京盛大開展 同期電力成就展 五電兩網積... (點擊:3746 次)
- 重慶節能中心組團參展參觀9月2018重慶環保博覽會 (點擊:4685 次)
#
最新技術資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