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FG樁復合地基在施工中的質量控制
發布時間: 2003-10-04 00:00 查看: 5943次
CFG樁復合地基是在碎石樁加固地基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地基處理技術。由于CFG樁改善了碎石樁的剛性,使其不僅能很好地發揮全樁的側阻作用,同時也能很好地發揮其端阻作用。因此,得以廣泛采用,并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進一步保證CFG樁復合地基的施工質量,應控制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選用合理的施工機械設備。CFG樁多用振動沉管機施工,也可用螺旋鉆機。而選用哪一類成樁機和什么型號,要視工程的具體情況而定。對北方大多數地區存在的夾有硬土層地質條件的地區,單純使用振動沉管機施工,會造成對已打樁形成較大的振動,從而導致樁體被震裂或震斷。對于靈敏度和密實度較高的土,振動會造成土的結構強度破壞,密實度減小,引起承載力下降。故不能簡單使用振動沉管機。此時宜采用螺旋鉆預引孔,然后再用振動沉管機制樁。這樣的設備組合避免了已打樁被震壞或擾動樁間土導致樁間土的結構破壞而引起復合地基的強度降低。所以,在施工準備階段,必須詳細了解地質情況,從而合理地選用施工機械。這是確保CFG樁復合地基質量的有效途徑。
二、深入了解地質情況,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藝。在施工過程中,成樁的施工工藝對CFG樁復合地基的質量至關重要,不合理的施工工藝將造成重大的質量問題,甚至導致質量事故,而要選擇確定合理的施工工藝必須深入了解地質情況。只有在深入了解地質情況的基礎上,才能確定合理的施工工藝,并在施工過程中加強監測,根據具體情況,控制施工工藝,發現特殊情況,做出具體的改變。
1、在飽和軟土中成樁,樁機的振動力較小,但當采用連打作業時,由于飽和軟土的特性,新打樁將擠壓已打樁,形成橢圓或不規則形態,產生嚴重的縮頸和斷樁。此時,應采用隔樁跳打施工方案。而在飽和的松散粉土中施工,由于松散粉土振密效果好,先打樁施工完后,土體密度會有顯著增加。而且,打的樁越多,土的密度越大。在補打新樁時,一是加大了沉管難度,二是非常容易造成已打樁斷樁,此時,隔樁跳打亦不宜采用。
當滿堂布樁時,不宜從四周轉向內推進施工,宜從中心向外推進施工,或從一邊向另一邊推進施工。但僅憑打樁順序的改變并不能完全避免新打樁的振動對已結硬的已打樁產生影響。此時,應采用螺旋鉆引孔的方案,避免新打樁的振動造成已打樁的斷樁。
2、嚴格控制拔管速率。拔管速率太快可能導致樁徑偏小或縮頸斷樁,而拔管速率過慢又會造成水泥漿分布不勻,樁項浮漿過多,樁身強度不足和形成混和料離析現象,導致樁身強度不足。故施工時,應嚴格控制拔管速率。正常的拔管速率應控制在1.2~1.5米/分。
3、控制好混合料的坍落度。大量工程實踐表明,混合料坍落度過大,會形成樁項浮漿過多,樁體強度也會降低。坍落度控制在3~5厘米,和易性好,當拔管速率為1.2~1.5米/分時,一般樁頂浮漿可控制在10厘米左右,成樁質量容易控制。
4、設置保護樁長。使樁在加料時,比設計樁長多加0.5米,將沉管拔出后,用插入式振搗棒對樁頂混合料加振3~5秒,提高樁頂混合料密實度。上部用土封項,增大混合料表面的高度即增加了自重壓力,可提高混合料抵抗周圍土擠壓的能力,避免新打樁振動導致已打樁受振動擠壓,混合料上涌使樁徑縮小。
5、拔管過程避免反插。在拔管過程中若出現反插,由于樁管垂直度的偏差,容易使土與樁體材料混合,導致樁身摻土影響樁身質量,應避免反插。
三、加強施工過程中的監測。在施工過程中,應加強監測,及時發現問題,以便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有效控制成樁質量,重點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監測:
1、施工場地標高觀測。施工前要測量場地的標高,并注意測點應有足夠的數量和代表性。打樁過程中則要隨時測量地面是否發生降起。因為斷樁常和地表隆起相聯系。
2、已打樁樁頂標高的觀測。施工過程中注意已打樁樁頂標高的變化,尤其要注意觀測樁距最小部位的樁。因為在打新樁時,量測已打樁樁頂的上升量,可估算樁徑縮小的數值,以判斷是否產生縮徑。
3、對有懷疑的樁的處理。對樁頂上升量較大或懷疑發生質量問題的樁應開挖查看,并做出必要的處理。
一、選用合理的施工機械設備。CFG樁多用振動沉管機施工,也可用螺旋鉆機。而選用哪一類成樁機和什么型號,要視工程的具體情況而定。對北方大多數地區存在的夾有硬土層地質條件的地區,單純使用振動沉管機施工,會造成對已打樁形成較大的振動,從而導致樁體被震裂或震斷。對于靈敏度和密實度較高的土,振動會造成土的結構強度破壞,密實度減小,引起承載力下降。故不能簡單使用振動沉管機。此時宜采用螺旋鉆預引孔,然后再用振動沉管機制樁。這樣的設備組合避免了已打樁被震壞或擾動樁間土導致樁間土的結構破壞而引起復合地基的強度降低。所以,在施工準備階段,必須詳細了解地質情況,從而合理地選用施工機械。這是確保CFG樁復合地基質量的有效途徑。
二、深入了解地質情況,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藝。在施工過程中,成樁的施工工藝對CFG樁復合地基的質量至關重要,不合理的施工工藝將造成重大的質量問題,甚至導致質量事故,而要選擇確定合理的施工工藝必須深入了解地質情況。只有在深入了解地質情況的基礎上,才能確定合理的施工工藝,并在施工過程中加強監測,根據具體情況,控制施工工藝,發現特殊情況,做出具體的改變。
1、在飽和軟土中成樁,樁機的振動力較小,但當采用連打作業時,由于飽和軟土的特性,新打樁將擠壓已打樁,形成橢圓或不規則形態,產生嚴重的縮頸和斷樁。此時,應采用隔樁跳打施工方案。而在飽和的松散粉土中施工,由于松散粉土振密效果好,先打樁施工完后,土體密度會有顯著增加。而且,打的樁越多,土的密度越大。在補打新樁時,一是加大了沉管難度,二是非常容易造成已打樁斷樁,此時,隔樁跳打亦不宜采用。
當滿堂布樁時,不宜從四周轉向內推進施工,宜從中心向外推進施工,或從一邊向另一邊推進施工。但僅憑打樁順序的改變并不能完全避免新打樁的振動對已結硬的已打樁產生影響。此時,應采用螺旋鉆引孔的方案,避免新打樁的振動造成已打樁的斷樁。
2、嚴格控制拔管速率。拔管速率太快可能導致樁徑偏小或縮頸斷樁,而拔管速率過慢又會造成水泥漿分布不勻,樁項浮漿過多,樁身強度不足和形成混和料離析現象,導致樁身強度不足。故施工時,應嚴格控制拔管速率。正常的拔管速率應控制在1.2~1.5米/分。
3、控制好混合料的坍落度。大量工程實踐表明,混合料坍落度過大,會形成樁項浮漿過多,樁體強度也會降低。坍落度控制在3~5厘米,和易性好,當拔管速率為1.2~1.5米/分時,一般樁頂浮漿可控制在10厘米左右,成樁質量容易控制。
4、設置保護樁長。使樁在加料時,比設計樁長多加0.5米,將沉管拔出后,用插入式振搗棒對樁頂混合料加振3~5秒,提高樁頂混合料密實度。上部用土封項,增大混合料表面的高度即增加了自重壓力,可提高混合料抵抗周圍土擠壓的能力,避免新打樁振動導致已打樁受振動擠壓,混合料上涌使樁徑縮小。
5、拔管過程避免反插。在拔管過程中若出現反插,由于樁管垂直度的偏差,容易使土與樁體材料混合,導致樁身摻土影響樁身質量,應避免反插。
三、加強施工過程中的監測。在施工過程中,應加強監測,及時發現問題,以便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有效控制成樁質量,重點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監測:
1、施工場地標高觀測。施工前要測量場地的標高,并注意測點應有足夠的數量和代表性。打樁過程中則要隨時測量地面是否發生降起。因為斷樁常和地表隆起相聯系。
2、已打樁樁頂標高的觀測。施工過程中注意已打樁樁頂標高的變化,尤其要注意觀測樁距最小部位的樁。因為在打新樁時,量測已打樁樁頂的上升量,可估算樁徑縮小的數值,以判斷是否產生縮徑。
3、對有懷疑的樁的處理。對樁頂上升量較大或懷疑發生質量問題的樁應開挖查看,并做出必要的處理。
>> 相關內容
- 【分享】粉煤灰質量控制措施 (點擊:27588 次)
- 攪拌站粉煤灰入場質量控制要點 (點擊:5051 次)
- 粉煤灰燒制陶粒回轉窯與燒結機工藝對比 (點擊:6040 次)
- 利用粉煤灰制備莫來石質耐火材料 (點擊:6678 次)
- 生產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砌塊對原材料質量的要求 (點擊:21300 次)
- 建筑材料產品及建材用工業廢渣放射性物質控制要求 (點擊:9574 次)
- 建材放射性控制標準 (點擊:8099 次)
- 商品粉煤灰產品質量對砼的影響 (點擊:6295 次)
#
最新技術資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