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欧美,色欧美片视频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传电影

        
        

          您好,歡迎訪問粉煤灰綜合利用網,請[登錄] [注冊]
          幫助中心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推薦: 行業資訊 | 粉網動態 | 粉網活動精彩回顧 | 全國粉煤灰供應行情 | 外加劑供應市場 | 區域粉煤灰制品 | 招商招標 | 人才招聘 | 粉煤灰專家課堂 | 綠動云智庫
          熱搜: 專家答疑 | 我要提問 | 行業標準 | 行業論文 | 政策法規 | 特聘專家 | 行業知識 | 工業固廢專有設備采購 | 專利庫查詢 | 行業服務 | 會員幫助 | 產業報告研究中心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政策法規 > 地方法規
          浙江省循環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 培育節能環保產業推動循環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 2016-07-04 17:39    查看: 2392
              
          浙江省發改委獲悉,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浙江省循環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已經下發。根據規劃,浙江省十三五期間爭創循環經濟領域主要國家級示范試點近40個,實施循環經濟重點項目近1400個、總投資超4000億元,同時培育節能環保產業,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具體內容如下:

          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浙江省循環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分享

          浙發改規劃〔2016〕348號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級有關單位:

          《浙江省循環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是列入省級“十三五”專項規劃編制目錄的專項規劃。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規劃項目的實施要嚴格按照產業政策、投資項目、資金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16年6月3日

          抄送:省政府辦公廳;各市、縣(市、區)發改委(局)。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室2016年6月3日印發

          浙江省循環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

          本規劃根據《循環經濟促進法》、《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國發〔2013〕5號)、《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浙政發〔2016〕8號)制訂,是指導“十三五”時期全省循環經濟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規劃期為2016年至2020年。

          第一章現實基礎和面臨形勢

          第一節現實基礎

          “十二五”期間,全省上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科學論斷,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省循環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國家循環經濟試點省建設全面完成,批復的《浙江省循環經濟試點實施方案》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循環經濟總體發展水平保持全國前列,2014年順利通過國家驗收。陸續編制出臺《浙江省循環經濟“991”行動計劃(2011—2015年)》、《浙江省園區循環化改造推進工作方案》、《浙江省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將循環經濟發展工作納入生態省建設考核,為全省面上推動循環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機制和環境。循環經濟“991”行動計劃有效落實,爭創循環經濟領域主要國家級示范試點近40個,實施循環經濟重點項目近1400個、總投資超4000億元,為全省擴大有效投資、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總體上看,循環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實施取得顯著成效,規劃確定的主要指標全面完成,為“十三五”時期循環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奠定了良好基礎。但受宏觀環境的影響和發展階段的制約,全省循環經濟發展仍然存在著資源循環利用行業發展困難、企業循環經濟發展動力不足、末端資源循環利用和處置能力滯后、監測評估體系不健全等問題,需要通過“十三五”規劃的實施逐步加以解決。

          第二節面臨形勢

          “十三五”時期,是浙江確保實現“四翻番”目標、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綜合判斷,我省循環經濟發展將處于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但也面臨加快“補短板”的現實挑戰。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順應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新潮流,為全省循環經濟發展提供新機遇。“十三五”時期,是國際社會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簽署落實《巴黎協定》的重要時期,必將引領全球新一輪綠色低碳發展進程。也是我國貫徹落實《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綠色發展理念,實施循環發展引領計劃的關鍵時期,必將興起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潮流。為浙江堅持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路子,持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供新的機遇。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對全省循環經濟發展提出新期望。“十三五”時期,是實現綠色惠民、增強人民群眾對優良生態環境獲得感的重要時期。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確保水、大氣、土壤等環境質量得到全面改善,真正實現天更藍、地更凈、水更清、山更綠,是“十三五”時期人民群眾的新期望。

          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全省循環經濟發展提出新要求。“十三五”時期,是我省強化創新驅動、推進新舊動力轉換的關鍵期,也是優化產業結構、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關鍵期。在新常態下,循環經濟發展方式將逐漸從注重原生資源循環利用為主向注重產業產品延伸為主轉變,從產業內部循環為主向三次產業間復合循環為主轉變,從生產性領域為主向生產、流通、消費全流程為主轉變,也對全省循環經濟發展加快“補短板”、提升水平提出了新要求。

          推進“互聯網+”行動、發展分享經濟,為全省循環經濟發展提供新路徑。“十三五”時期,隨著互聯網+、分享經濟的發展,新的業態模式和組織形態正加速形成和演化,深刻地影響著經濟社會各領域的發展路徑。循環經濟發展應積極適應新趨勢,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平臺作用,積極發展分享經濟,促進形成循環經濟發展的新路徑。

          第二章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第一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路子和建設美麗浙江的總要求,牢固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新資源觀,以提高全社會資源產出率為核心,以科技創新、模式創新和業態創新形成引領循環經濟發展新動能,通過體制創新和制度供給激發循環經濟發展新動力,全面實施新一輪“991”行動計劃,加快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綠色循環轉型,夯實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資源環境支撐,為創建全國循環經濟示范省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貫徹上述指導思想,“十三五”時期全省循環經濟發展必須把握以下原則:

          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統領。按照綠色發展的理念,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把循環經濟發展作為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加快形成循環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牢固樹立和落實新的資源觀。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牢固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新資源觀,全面推動能源節約,加強節水型社會建設,強化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加強礦產資源節約和管理,推進生產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加快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大幅提高資源利用綜合效益。

          創新發展模式和體制機制。按照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更加注重循環經濟發展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更加注重模式創新、技術創新和業態創新,進一步完善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體制機制,強化制度政策的有效供給,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和強大動力。

          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公眾參與相結合。強化政府在循環經濟發展中的引導作用,完善統分結合、上下聯動的循環經濟發展的組織領導機制。明確企業作為循環經濟發展的主體地位,利用市場機制充分調動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推動公眾參與,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良好氛圍,形成全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合力。

          第二節發展目標

          到2020年,全省資源產出率進一步提高,循環型生產方式廣泛推行,綠色消費模式普及推廣,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利用體系初步建立,循環經濟總體發展水平繼續保持全國前列,為創建全國循環經濟示范省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資源循環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資源產出率達到國家要求,能源、水、土地、礦產等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提高,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水平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到2020年,萬元GDP用水量下降到35立方米,單位建設用地生產總值提高到32萬元/畝。

          ——循環型產業體系初步建立。生態循環型工業、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綠色循環型服務業穩步發展,循環型生產方式加快推行,實現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園區循環式改造,產業間、區域間、城鄉間循環經濟協同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循環型社會建設取得新的進展。建立較為完善的、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產業廢棄物和城市典型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不斷提高。綠色消費理念深入人心,節約能源資源和環境保護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得到全面推廣,綠色建筑、綠色出行有效普及。到2020年,全省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達到75%,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5%,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規模畜禽養殖場整治達標率達100%。

          ——循環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循環經濟發展相關改革有效推進,規劃政策體系、示范標準體系、監測評估體系進一步健全,支撐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創新水平顯著提升,有效引導全省循環經濟發展。

          專欄2浙江省循環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

          注:1.()內數據為2014年現狀值,[]內為5年累計數;

          2.單位GDP能耗和萬元GDP用水量按2010年不變價格計算。

          第三章突出九大領域

          以提高全社會資源產出率為核心,圍繞九大領域,重點在構建循環型產業體系、提高資源循環利用水平、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實現明顯突破,推動全省循環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第一節提升生態循環型工業水平

          引導工業綠色循環化發展。加快推動電力、鋼鐵、有色金屬、石油化工、化學、建材、造紙、紡織等行業的循環化改造,積極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推動綠色循環理念融入高端裝備等萬億產業,加強生態設計和綠色產品研發應用,推廣綠色循環生產工藝。加快培育節能環保產業等支撐循環經濟發展的新興產業。推進工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重點引導“互聯網+協同制造、智能制造”等新模式。

          推進園區生態循環化改造。加快推進國家級和省級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建設。加強全省園區循環化改造需求調查和潛力摸底,鼓勵園區規劃設計各具特色的改造路徑,實行分類改造指導。推進區域園區整體協同改造,探索園區“打捆”改造模式。繼續推進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積極培育專業化第三方改造和治理公司,推動開展園區清潔生產審核。加快建立園區能源資源環境管理平臺和統計監測體系,強化循環經濟技術研發及孵化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

          推動企業清潔循環式生產。把循環經濟“3R”原則貫穿到企業生產的各環節和全流程,積極引導企業按照物質流的方法,加快構建完善內部小循環,提高原料、能源、水資源等物質的循環利用能力,進一步減少廢棄物產生及排放。推行企業產品生態設計,引導企業實施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進一步加大清潔生產審核力度,繼續推進重點行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擴大自愿性清潔生產審核范圍。推動實施企業綠色智能制造,推廣物聯網技術,加快建設綠色智能工廠。

          第二節優化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結構

          優化生態農業布局。優化調整種養業的空間布局及其內部結構,拓展農業生態功能。統籌布局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形成區域布局合理、推進機制聯動、示范項目集聚的局面。科學布局種養產業、畜禽糞便和農作物秸稈收集處理、沼氣工程、沼液配送利用、有機肥加工等配套服務設施,整體構建循環利用體系。

          完善農業循環經濟產業鏈。推進農業產業鏈接循環化,加快推進種養結合,促進養殖場建設與農田建設有機結合,推廣生態養殖模式。鼓勵發展設施漁業及淺海立體生態養殖,推進水產養殖業與種植業有效對接,重點推廣農林牧漁復合型模式,實現畜(禽)、魚、糧、菜、果、茶協同發展。培育構建“種植業—秸稈—畜禽養殖—糞便—沼肥還田、養殖業—畜禽糞便—沼渣/沼液—種植業”等循環利用模式。

          推行農業清潔生產。推行種植業清潔化生產,科學使用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大力推廣節地節水節肥技術,深化測土配方施肥,減少化肥用量。全面治理畜禽養殖污染,全面完成年存欄生豬5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生態整治掃尾工作,積極推進生豬散養戶和規模水禽養殖場擴面整治,確保畜禽養殖排泄物生態消納或達標排放。

          第三節加快綠色循環型服務業發展

          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循環化發展。大力發展多式聯運,鼓勵使用節能環保和新能源車輛,加快綠色智能倉儲建設,逐步構建智慧物流體系。加快推進通信服務業綠色基站建設,開展綠色數據中心建設,鼓勵回收廢舊通信產品。探索電子商務新模式,降低商貿行業的資源消耗。積極發展節能環保咨詢服務業,打造一批從事節能環保技術研發、咨詢服務、推廣應用的服務平臺和機構。

          推動生活性服務業綠色循環發展。加快推進旅游景區建設和管理綠色化,鼓勵發展綠色旅游飯店,著力提升“互聯網+旅游”服務水平,積極構建循環型旅游服務體系。推進餐飲住宿行業綠色化,限制和減少一次性消費品,推進餐廚廢棄物規范回收和資源化利用,鼓勵服務主體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和節能節水減排技術。加快零售批發等行業推進廢棄物回收利用,鼓勵發展現代流通方式。

          促進公共服務循環化發展。建設循環型公共機構,制定評價標準,推進無紙化辦公,引導公共機構開展節水型、節能型單位建設。推進綠色學校建設,推廣應用節能節水等循環經濟技術、產品,提高教材的重復利用水平,加強學校環境整治。鼓勵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業等開展循環經濟的科學研究、技術推廣和成果轉化,爭創國家和省級重點實驗室。推動文化創意和循環經濟深度融合,鼓勵體現生態文明、循環經濟理念的優秀文化作品的創作推廣。

          第四節推動循環經濟協同發展

          推進區域循環經濟協同發展。統籌推進全省各地區循環經濟協同發展,杭州東部、嘉興、湖州、紹興等平原水網地區,重點協同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水資源綜合利用、新能源利用、廢棄物處理和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等。寧波、溫州、臺州、舟山等沿海和海島地區,重點協同推進再生資源利用、海水淡化、可再生能源開發和再制造等。杭州西部、金華、衢州、麗水等地區,協同發展具有山區特色的循環經濟。圍繞園區循環化改造、水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推進錢塘江、苕溪、甬江等八大流域循環經濟協同發展。

          促進城鄉間循環經濟協同發展。圍繞餐廚廢棄物、建筑廢棄物、醫療廢棄物、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棄物等,統籌布局城市靜脈產業基地,提升區域廢棄物處置水平。支持農村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清潔能源應用和再生資源利用,抓好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進城鄉統籌,依托城市的各類廢棄物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置基礎設施,協同處置農村難以處置的廢棄物。

          加強產業循環式組合。加強物質流分析和管理,搭建循環經濟技術、市場、產品等公共服務平臺,鼓勵產業間、企業間建立物質流、資金流、產品鏈緊密結合的循環經濟聯合體。推動產業綠色融合發展,促進工業、農業、服務業等產業間循環鏈接、共生耦合。推動不同行業的企業以物質流、能量流為媒介進行鏈接共生,實現原料互供、資源共享,促進跨行業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第五節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強化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推進國土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省建設,全面實施“節約優先”、“藏糧于地”兩大戰略。堅持最嚴格節約用地制度,強化土地利用規劃管控和用途管制,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用地比例結構。繼續推進“畝產倍增”行動計劃,大力盤活城鄉存量建設用地,推進城鄉低效用地再開發、低丘緩坡荒灘未利用地開發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

          推動能源節約。強化節能目標責任落實,推進高耗能項目“控新汰劣”,全面推進重點領域和重點用能企業的節能管理,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目標任務。落實全民節能行動計劃,大力推進生活、建筑、交通運輸等領域節能,實施鍋爐(窯爐)淘汰及余熱利用等重點工程。實施能效領跑者引領行動,通過樹立標桿、政策激勵、提高標準,形成推動能效水平不斷提升的長效機制。

          推進水資源節約。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推進節水型單位、企業、小區、灌區等節水載體創建。實施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建立水效標識制度。推進節水型城市、海綿城市建設。到2020年,全省用水總量控制在224億立方米以內,全省三分之二縣(市、區)達到節水型社會建設標準。

          加強原材料節約。以石化、電力、化工、建材、有色金屬、紡織印染、造紙等行業為重點,推進原材料節約。嚴格設計規范、生產規程,改進工藝技術,加強原材料消耗核算,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限制一次性消費品使用,合理區分禁止和限制使用的一次性消費品范圍。推廣使用可降解、易回收、低成本的包裝材料,改進大宗原材料產品包裝方式。

          第六節促進資源回收與綜合利用

          提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水平。以廢舊金屬、廢舊塑料、廢舊紡織品等再生資源為重點,推動“城市礦產”、“城市油田”、“城市棉田”等建設,引導再生資源企業集聚化規模化發展。逐步開展新興再生資源回收,推動太陽能光伏電板、動力蓄電池、碳纖維材料和節能燈等新興材料的回收利用。創新“互聯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模式,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逐步構建覆蓋全省的產業廢棄物和再生資源交易系統。

          推動再制造產業化高質化發展。以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大型工業裝備、辦公設備、電子產品等為重點,擴大再制造規模,推動再制造集聚發展。建立以售后維修體系為核心的舊件回收體系,規范發展專業化再制造舊件回收企業和區域性再制造舊件回收物流集散中心。鼓勵專業化再制造服務公司與鋼鐵冶金、化工、機械等生產制造企業合作,開展設備壽命評估與檢測、清洗與強化延壽等再制造專業技術服務。

          加快產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推動粉煤灰、冶金渣、化工渣、工業副產石膏及赤泥等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的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拓寬綜合利用途徑,提高綜合利用水平。推進尾礦、廢石生產建筑材料和道路工程材料等。強化污泥處置,到2020年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和工業污泥處置設施實現全覆蓋,縣以上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100%。加強農作物秸稈、農林產品加工副產物、畜禽糞便等農林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

          促進城鄉典型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回收體系,科學確定分類標準,鼓勵有條件的城市開展地方專項立法。推動實施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收運體系建設、產品應用管理、示范試點推進、產業培育發展,逐步將廚余垃圾納入處置范圍。探索建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技術模式和商業模式,繼續推進生產粗細骨料和再生填料。加強廢舊紡織品資源化利用管理,完善相關標準體系,健全回收渠道,加快建設先進處置示范基地。規范園林廢棄物收集處置,推動與各類有機廢棄物協同處置,開發生物質能源和有機肥。

          第七節倡導綠色生活方式

          發展分享經濟。普及分享經濟理念,提高公眾參與分享的積極性。支持閑置房屋、閑置車輛、閑置物品的分享使用,推進共享辦公、共享儲存、共享信息,提高閑置資產的利用效率。培育分享經濟企業,創新商業模式,推動服務外包和政府購買服務。鼓勵專業分享平臺建設,逐步實現分享商品、信息服務的在線交易。完善創新監管和社會信用體系,構建制度保障體系。

          鼓勵綠色消費。增加綠色產品供給,支持綠色產品認證,完善綠色產品統一標識制度,暢通綠色產品流通渠道,鼓勵消費者購買和使用綠色產品。倡導合理消費,力戒奢侈消費,制止奢靡之風。限制過度包裝和一次性產品使用,推廣節能節水產品、綠色照明產品、再生產品、再制造產品。規范發展二手商品市場,完善相關標準,規范流通秩序。

          推廣綠色建筑。建立健全綠色建筑標準和規范,積極推進綠色建筑設計和施工,推廣使用綠色建材。在黨政機關、學校、醫院等建筑中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建立覆蓋全省的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監測體系,積極穩妥地推進各設區市建立能耗監管平臺。新建建筑嚴格執行節能標準,城鎮建筑設計階段100%達到節能標準要求,施工階段節能標準執行率達到95%以上。實施既有建筑能效提升工程,加快實施存量建筑節能改造。

          倡導綠色出行。鼓勵公共交通、自行車和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公交專用道、快速公交系統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自行車專用道和行人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統建設,增強綠色出行吸引力。推廣節能環保交通運輸裝備,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擴大城市租賃自行車設施覆蓋范圍,形成良好的服務和應用環境。

          第八節強化循環經濟科技創新與應用

          加強關鍵技術研發。圍繞稀貴金屬再生和深加工、廢塑料高值化利用、再制造先進成形、廢輪胎常溫粉碎和深加工、電路板元器件高效脫除及貴重金屬提取等循環經濟發展的重大需求,加強科技研發,優先列入省級科技計劃(專項、基金)支持領域和攻關方向。支持企業加大技術和裝備方面的投入,鼓勵資源循環利用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組建產學研技術創新聯盟。

          推廣共性關鍵技術和成套設備。支持再生資源、再制造、產業廢棄物資源化、廢舊商品回收的關鍵技術研發和裝備產業化示范推廣。健全循環經濟技術、裝備的遴選及推廣機制,積極推薦相應的技術、裝備及產品列入國家鼓勵的循環經濟技術、工藝和設備名錄,逐步建立應用推廣的信息平臺。完善重大科技專項推廣應用的監督管理體制、績效評估方法。

          支持先進技術裝備和產品“走出去”。依托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大力開拓國際市場,促進具有競爭力的循環經濟關鍵技術裝備出口。加快全省節能環保企業“走出去”步伐,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推動再制造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實施對標行動,推動再制造產品的性能穩定性、質量可靠性等指標達到歐美國家的準入條件。

          第九節推進循環經濟體制機制創新

          深化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推進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初始分配制度。建立完善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制度體系,推動實施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再生產品和再生材料推廣使用制度、一次性消費品限制使用制度。加快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制度、再生產品和再生材料政府強制采購制度、種養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等一系列符合省情特點的循環經濟發展制度。積極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鼓勵各地結合實際開展試點,積極探索和推動循環經濟發展領域的制度創新。

          加快標準規范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循環經濟標準體系建設,逐步完善產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再制造產品、再生產品及材料、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品、利廢建材等領域產品的地方標準建設。加強循環經濟發展工作規范制定,逐步出臺區域循環發展評價、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驗收等相關評價標準和規范。支持開展再生產品、再制造產品認證,培育一批運作規范、社會信譽高、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循環經濟產品認證機構。

          第四章打造九大載體

          按照“十三五”時期全省循環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以示范試點為主要方式,重點在城市、鄉鎮、園區、企業、產品、產業鏈、典型模式、技術、制度等方面,打造循環經濟發展的九大載體。

          第一節創建一批循環經濟示范城市

          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縣)創建的有關要求,繼續推動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縣)建設。加快推進臺州、衢州、永康、寧海、安吉、海寧等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縣),以及臨安、德清、嘉善、柯橋、玉環、遂昌等省級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創建工作,按期組織開展評估和驗收。繼續在全省范圍內選擇循環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具有代表性的市、縣(市、區),開展省級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縣)創建試點,逐步推進循環型城市建設。

          第二節推進一批循環經濟示范鄉鎮

          按照全省特色小鎮建設部署,扎實推進已列入創建的循環經濟特色小鎮的創建工作,繼續支持一批具有循環經濟理念的特色小鎮創建,同時鼓勵各類特色小鎮發展循環經濟。結合全省小城市培育和中心鎮建設工作,適時組織開展循環經濟示范鄉鎮創建工作,打造一批以循環型生活為核心、以循環型產業為支撐、生產生活循環鏈接的循環經濟示范鄉鎮。依托全省美麗鄉村建設,適時打造一批資源綜合利用水平較高、生態環境質量優良、生態文化繁榮的循環經濟示范鄉村。

          第三節建設一批循環經濟示范園區

          按照全省園區循環化改造工作部署,加快推進現有國家級和省級園區循環化改造試點建設,繼續創建一批國家級和省級園區循環化改造試點,到2020年力爭培育50個省級以上循環化改造示范園區。按照生態循環型工業、現代生態循環農業和綠色循環型服務業發展需要,繼續加強工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建設管理,培育100個以上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打造一批綠色循環型服務業發展集聚區。

          第四節培育一批循環經濟示范企業

          圍繞鋼鐵、有色、化工、建材、農業、礦產資源、包裝、紡織印染等行業,爭創一批國家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培育一批省級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圍繞現代生態循環農業試點省建設,培育1000個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示范主體。圍繞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分領域、分行業、分層次培育一批“十百千”龍頭骨干企業。圍繞再生資源利用及固體廢棄物處理,培育一批資源循環利用骨干企業。圍繞節水型社會建設,培育一批節水型企業。

          第五節推廣一批循環經濟示范產品

          以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為方向,鼓勵研發和生產循環經濟示范產品。圍繞減量化方向,支持企業研發和生產節能、節水、節材的生產裝備和產品,鼓勵研發和生產電動汽車、節能空調、節能冰箱等節能環保型產品。圍繞再利用方向,鼓勵研發和生產以廢舊金屬、廢舊塑料、廢舊電子產品、廢舊紡織品、廢舊紙張、廢舊橡膠、廢舊玻璃等為原生材料的再生資源利用產品。圍繞資源化方向,鼓勵研發和生產以工業固體廢棄物、農林廢棄物、建筑廢棄物、餐廚廢棄物等為原材料的廢棄物高值化利用產品。

          第六節構建一批循環經濟產業鏈

          圍繞能源利用,推動熱電聯產、區域集中供熱,開發余熱余能利用、有機廢棄物的能量回收,形成多種方式的能源梯級利用產業鏈。圍繞水資源利用,推進中水回用和不同水質的串級使用,形成水和污泥的重復利用產業鏈。圍繞農林漁廢棄物處理,構建種植、養殖—廢棄物利用產業鏈。圍繞不同產業,構建糧、菜、畜、林、漁、加工、物流、旅游一體化和一、二、三產聯動發展的產業循環式組合鏈。圍繞生活中廢舊物資和典型廢棄物,完善回收體系,構筑可再生、可利用資源的綜合利用產業鏈。

          第七節復制一批循環經濟典型模式

          按照“可復制、可推廣”的要求,在區域、園區、企業等各層面,電力、鋼鐵、有色、化工、建材、輕工、紡織、石化等各行業,工業、農業、服務業等各產業,生產、消費、流通和回收等各環節,總結和推廣一批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循環經濟發展典型模式,加大宣傳推廣,以點帶面,帶動全省循環經濟發展水平的整體提升。

          第八節完善一批循環經濟技術標準

          進一步深化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工作,圍繞園區循環化改造、廢棄物資源化回收利用、再制造產業規模化發展等,組織開展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通過總結經驗,制定一批循環經濟技術標準和規范。逐步制定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示范園區、示范鄉鎮、示范企業等評價標準。完善循環經濟產品標準體系,逐步建立健全再生產品及材料、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品、利廢建材等產品標準。

          第九節制定一批循環經濟制度

          推進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建立以“畝產效益”為導向的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機制,實施差別化的資源要素價格制度。推廣實施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選擇重點品種探索實行押金制、目標制。建立再生產品和再生材料推廣使用制度,發布分類目錄,實施政府優先采購。完善一次性消費品限制使用制度,鼓勵研發生產一次性消費品替代產品。在國家級和省級循環化改造試點園區,探索實施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轉移聯單制度。

          第五章實施十大工程

          按照“十三五”時期全省循環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以項目推進實施為主要方式,實施循環經濟十大工程,夯實全省循環經濟發展的項目支撐。

          第一節園區循環化改造工程

          按照《浙江省園區循環化改造推進工作方案》明確的改造方向,以省級及以上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為重點,加快推進改造實施方案明確的重點支持項目,優先扶持循環鏈關鍵補鏈和公共服務設施項目,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循環鏈構建,促進企業間廢物交換利用、能量梯級利用、水資源循環利用,實現資源共享、設施共享。到2020年,制造業類省級以上園區(開發區)全部實施循環化改造,實施一批園區循環化改造的重點項目。做好試點園區的中期評估和考核驗收。

          第二節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培育工程

          實施《浙江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0年)》,依托節能環保產業有較好基礎和發展后勁的產業集聚區、工業園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等區域,構建以高端化、集聚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核心特征的產業體系,推動產業創新升級,促進產業集聚提升,培育一批規模經濟效益顯著、專業特色鮮明、綜合競爭力較強的節能環保產業示范基地,推動實施一批重點示范項目,形成對區域產業發展具有明顯示范輻射帶動效應的節能環保產業集群。

          第三節靜脈產業基地建設工程

          加快發展以再生資源利用、固體廢棄物回收處置和資源化利用為主要內容的靜脈產業,在現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工業固體廢棄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的基礎上,統籌謀劃推進靜脈產業基地建設,集中處置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報廢汽車、電子廢棄物、一般工業固廢、危險廢物等多種固體廢棄物,提高固體廢棄物集中處置率和綜合利用水平,緩解項目環境鄰避效應約束。到2020年,重點打造一批綜合示范帶動明顯的靜脈產業基地,推動實施一批靜脈產業重點示范項目,促進靜脈產業集聚發展。

          第四節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工程

          落實《浙江省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行動計劃》,加快推進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和回收體系建設,加快推動國家級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工作,繼續開展省級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工作。到2017年底,全省11個設區市本級和省級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試點縣(市)項目加快建設,收運體系基本建立。到2020年底,全省餐廚垃圾收運體系進一步完善,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能力基本實現全覆蓋,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規模居全國前列。

          第五節再制造和再生資源利用工程

          以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大型工業裝備、辦公設備、電子產品等再制造為重點,推進再制造規模化、集聚化、產業化發展,支持再制造企業加快技術升級改造,實施一批再制造示范項目。推動再制造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再制造產品連鎖示范店和售后服務點。加快推動再生資源利用項目建設,創建一批“城市礦產”、“城市油田”、“城市棉田”。探索實施“互聯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項目。引導建設太陽能光伏電板、動力蓄電池、碳纖維材料和節能燈等新興廢棄物的回收利用項目。

          第六節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程

          以大宗固體廢棄物、農業廢棄物、林業廢棄物、建筑廢棄物等為重點,加快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進一步支持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支持利用鋼渣、礦渣、粉煤灰和脫硫石膏等生產高性能膠凝材料和節能建筑部品。加強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推廣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利用項目。加強林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支持林業“三剩物”提取化學品及精深加工,生產高附加值產品。推動園林廢物資源化利用,建設工藝品開發、食用菌基料開發、枝葉花草肥料化和能源化開發等示范項目。加快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支持建筑垃圾生產粗細骨料、再生填料和建材項目。

          第七節水資源綜合利用工程

          加快推進舟山市國家海水淡化試點城市和洞頭縣鹿西鄉(島)國家海水淡化試點海島建設方案支撐項目,建設一批海水直接利用工程和海水淡化示范工程項目。加快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有限公司國家海水淡化產業基地建設項目,開展海水淡化和海水淡化預處理的膜材料與膜制備技術等核心技術研究和產業化。圍繞節水型社會、節水型城市和海綿城市建設,加快推進中水回用、雨水利用和分質供水工程項目,鼓勵城市大型公共建筑、居住小區內建設區域性中水回用系統,提高社會水資源綜合利用率。

          第八節綠色消費促進工程

          倡導綠色生活方式,鼓勵綠色產品生產與消費,引導建設節能環保汽車、節能環保高性能電池、高效照明產品、節能門窗等節能產品項目,鼓勵建設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等綠色建材和環保裝修材料生產項目。推進電動汽車充電樁等促進綠色消費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暢通綠色產品流通渠道,加快推動相應的綠色物流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完善綠色采購,推廣節能環保產品的優先采購制度,擴大政府綠色采購范圍,提高政府綠色采購規模。

          第九節循環經濟技術研發應用工程

          落實《重要資源循環利用工程(技術推廣與裝備產業化)實施方案》,以廢舊鋼鐵、廢舊塑料、廢舊橡膠、廢舊電子產品等再生資源資源化利用技術,機械產品再制造損傷檢測、體積修復等再制造技術,產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等為重點,開展循環經濟科技攻關,加快實現產業化。大力推進循環經濟技術應用,圍繞冶金、建材、醫藥化工、紡織印染、造紙和皮革、熱力發電、畜禽養殖等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推進污水污泥綜合處理、企業清潔生產、工業有機廢氣處理、園區產業鏈構建、廢舊物品資源化處置、廢棄物綜合處置等技術應用項目。

          第十節循環經濟能力升級工程

          圍繞“互聯網+”、信息化,加強管理監督和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浙江省投資項目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健全涵蓋循環經濟示范試點、資源利用、重點項目、先進技術等資源環境信息智慧管理平臺,實現循環經濟的信息化平臺管理。強化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進一步謀劃推進循環經濟培訓項目,培育一批國內有影響力的循環經濟技術支撐和服務機構。

          第六章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

          第一節加強組織協調

          進一步完善省級循環經濟發展協調機制,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形成多部門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按照《循環經濟促進法》的要求,編制實施本級循環經濟“十三五”規劃,出臺配套政策,明確任務分工,做到層層有責任,逐級抓落實。把循環經濟評價主要指標納入綜合評價體系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體系,并納入年度計劃。

          第二節完善法規政策

          加快循環經濟地方法規立法進程,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類、建筑廢棄物、餐廚廢棄物、廢舊電子電器產品、廢舊紡織品、報廢汽車回收利用等領域的配套法規。落實完善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產業、投資、稅收、價格、財政等政策措施,鼓勵金融機構大力發展綠色金融,著力推進“互聯網+金融”創新,通過PPP、第三方服務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循環經濟。

          第三節優化項目管理

          加強省循環經濟“991”行動計劃項目儲備和滾動實施管理,做到“謀劃一批、開工一批、竣工一批”,積極爭取國家項目資金支持。簡化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加強項目實施管理服務。完善浙江省投資項目信息管理系統功能,實現對省循環經濟“991”行動計劃和各類示范試點重點支撐項目的網上實時動態監管。

          第四節完善監測評價

          進一步完善循環經濟統計監測制度,加強資源消耗、綜合利用和廢棄物產生的監測分析。探索建立以資源產出率、資源循環利用率為重點的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機制,完善主要物質資源消費量的測算方法和循環經濟發展指數、城市循環發展指數等綜合性評價方法,發布不同區域層面的循環經濟發展水平評價。開展規劃實施的年度監測、中期評估和期末總結評價。

          第五節強化宣傳教育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互聯網、手機等多種途徑,普及循環經濟知識、宣傳國內外典型案例、推廣示范經驗,營造促進循環發展的輿論氛圍,引導社會各界積極關注和參與。把循環發展的有關內容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高校和職業院校循環經濟學科建設,重視循環經濟專業人才的培養。逐步健全循環經濟協會等相關的社會民間組織,共同推動全省循環經濟加快發展。



          點圖進入2022固廢峰會官網了解更多

          點擊圖片進入活動官網預約參會 >>

          >> 相關內容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极片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 最新欧美一级视频| 人妻18毛片a级毛片免费看| 美女黄色一级毛片| 国产免费黄色片| 欧美高清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好男人在线视频www官网| 中文字幕国产欧美|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五月天婷婷免费视频| 欧美午夜免费观看福利片| 亚洲欧美视频网站| 漂亮人妻被黑人久久精品| 免费一区二区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四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西西4444www大胆无码| 国产又粗又猛又大的视频| 91在线你懂的|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 | 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色情无码www视频无码区小黄鸭| 国产国语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手机看片国产在线|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 182tv在线观看国产路线一| 在公交车上弄到高c了公交车视频 在公交车上弄到高c了漫画 | 榴莲榴莲榴莲榴莲官网|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老人巨大xxxx做受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爽爽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交换交换乱杂烩系列yy| 特级毛片爽www免费版|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